巴菲特儿媳妇玛丽.巴菲特解读巴菲特:
要知道,巴菲特在不参与任何华尔街投资盛宴的情况下,沃伦·巴菲特是如何摇身变为亿万富翁,并赢得"华尔街之王"的称号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
答案也许并不明显,但十分简单:巴菲特的致富之道并不是"玩"股票(是的,你没有听错,他从来不"玩"股票),而是"玩"那些"玩"股票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巴菲特最终利用了那些目光短浅的愚昧投资者。那些"玩"股票、追求快速获利的投资者与投资机构总会在某些时候采取短视近利之举(想必你也是如此),从而最终沦为愚昧的投资玩家。而当他们这么做时,巴菲特就会耐心地等待利用他们的时机。这听起来像是掠夺他人以获取利益,不是吗?的确是这样。
巴菲特之所以比别人更加擅长这种"掠夺获利",是因为他发现了大多数人没有发现的现象:在股市中,有近95%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是所谓的"短期受激者"。他们因短期刺激而做出投资反应﹣﹣听到利好消息就买,听到利空消息就卖。
利好消息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它可能是季报收益的上升或者股价的快速上扬,也可能是不明朗的收购。而利空消息则可能是任何事件,比如,主导产业不景气或是季报收益比预期略低几美分。
巴菲特知道,当某家公司的股价表现强劲时,若有利好消息,这只股票价格往往会一飞冲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利好现象"。他同样也知道相反的情况:如果某家公司的股票表现本来就欠佳,再伴有利空消息,那么该公司的股价就会跌至谷底,这就是所谓的"利空现象"。
巴菲特发现,无论是哪一种现象,人们往往都会忽视公司的潜在长期经济价值,即股票市场中的"短期心态"常常会低估或者高估公司价值。
巴菲特还观察到,历经时日,最终促使股市正确反映企业长期股权价值的是该公司的长期经济价值。那些价格被市场高估的股票最终会下挫,致使公司股东的利益受到损害。也就是说,许多因跟随潮流而买进股票的投资者不得不杀低出货,不仅使发财美梦破灭,还使自己的财产大大缩水。而那些价格被市场低估的公司股票终有一天会上扬,股东们也会变得更加富有。也就是说,今日的冷门股常常会变成闪亮的明日之星!
股市中的这种敛财行为激起了巴菲特的兴趣,当整个市场由于短期心态而低估某家优质企业的价值时,就是他挣大钱的时机。市场有时会对一家优质企业的利空消息反应过度,投资者纷纷大量出货,致使股价跌至谷底,而对于那些根据长期经济价值看好该股票的少数投资者来说,此时便是捡便宜货的最佳时机(不要忘了,绝大多数投资者和投资机构、例如共同基金,都会在利空消息传来的时候闻风而逃)。这种情形发生在巴菲特所关注的股票身上时,他便会毫不犹豫地进入市场,尽可能地吃进该股,因为他知道,假以时日,企业的长期经济价值会逆转当前形势,将股价抬升到有利可图的水平。
与其他大多数投资者不同,巴菲特喜欢将筹码押在利空消息上。他会在股票不被看好、价格低廉时买进﹣﹣也就是当短期阴云蒙蔽华尔街人士的眼睛,使他们看不清优质企业的长期经济价值的时候。
巴菲特会把利好消息所创造的大牛市留给其他投资者,而不会加人这种游戏。他从未买过雅虎、朗讯科技、CMCI网络公司,或者其他任何在互联网泡沫中风靡一时的高科技类股票。巴菲特的游戏规则是:避开热门股票,等待优质企业的股票价格被利空消息杀低时,携重金进入市场,大量买进。
体会巴菲特超前持有,其他投资者望而却步的投资理念,这不仅能帮助你选择投资哪家公司,还能教你判断合适的买进时机。仅仅知道哪些公司具有卓越的长期经济价值还不够,你还必须知道如何决定正确的买入价格。不管你投资的公司前景有多么辉煌,如果买价较高,那你永远都不会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如果以低价格买进合适的投资目标股票,那么你也可以像巴菲特一样发财致富。
在投资领域,市场的短期心态有时会低估一家优质企业的长期经济价值,而此时就是巴菲特有兴趣投资的时候。这种短期心态无处不在,正因为存在这种心态,巴菲特才能创造出巨额财富。当然,请你不要误解。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掌握起来浅显易懂,但这种方法与大家的基本直觉背道而驰,因此,巴菲特法则知易行难。很多人能轻松了解个中道理,但真正有勇气将这些方法付诸实践的人并不多。在利空消息传出时买进,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少数领会巴菲特法则并有毅力付诸行动的投资者,很快就会发现财源滚滚而来,并能终身受益。
巴菲特喜欢在利空消息传出时买进。
巴菲特的天赋在于,他能够利用别人对企业长期经济价值的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