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北京汽车结缘的二十年》——从一辆BJ越野长轴版到满仓北京汽车股份

用户头像
开心南宫仇
 · 河北  

首发网址:网页链接

(一)2005·北京·初见

二十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暑气未消的八月。我带领由中科院某所、某央企和某北京控股企业等五家单位组成的项目组骨干,来到北京汽车集团进行底盘选型调研,当时的候选车型只有一款:BJ越野长轴版。我们绕着车身走了三圈:粗犷的大梁像北方汉子的肩胛,分动箱手柄晃动时带着金属的闷响,车门一关,“砰”的一声震得耳膜发麻。伸手触摸那台2.8升增压柴油机,指尖便沾满了机油——那是真正属于钢铁的味道。当年,北汽提供了两辆小批量样车供项目组改装试验。我们把它们开到东北、西南、华南、华北,跑遍了所有能把人颠散架的高原、草原和戈壁。夜里宿营时,发动机盖当饭桌,散热器当暖炉;清晨打火,零下三十五度的严寒中,一把就能启动。这辆车从未掉过链子—。那一年,我认定:北汽的家伙“有骨头”,那一年也是我们家开户入股市的第一年。二十年前初见的不仅是股市还有北汽!

(二)2015·再聚·转身

十年倏忽而过。勇士车型已升级为BJ40、BJ80,我也从科研骨干成长为项目组长。那年是我带领项目组完成BJ越野车载项目的结项之年,我亲自驾驶BJ越野车,在两位后来晋升为将军的专家监督下,完成了项目的外场验收。与此同时,我在业余时间成了整天计算IRR的老股民。2015年6月底,我在雪球发布了《股灾十步曲》,随后7月开始的股灾,竟如我所预测般,在熔断机制下随着银粉爆仓真正结束。自从与BJ越野车结缘,我便开始关注汽车行业:2009年投资长安B赚了不少钱,2015年盯上的是宇通客车——这家客车行业的全球霸主。那一年,我特意去参加宇通客车的股东会。台下的分析师忙着向汤玉祥董事长问“未来业绩预测”,我却举手质问:“能不能别再不务正业炒房炒股?如果要多元化,不如去搞新能源乘用车”并亲手送上刊载有我发表的《第二层次思维分析宇通客车》的期刊文章。后来正如我的预测,宇通重新聚焦主业后业绩不断上涨,股价不断攀升。但在宇通因炒房炒股而丧失新能源乘用车机会后,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则不断崛起为中国汽车业的脊梁。

(三)2025·满仓·心动

今年,我把家庭净资产全部换成了港股通里的北京汽车股份(01958.HK)。朋友说我“赌徒”,我笑他们不懂。

北京汽车股份持股51%的北京奔驰,从CLA纯电车型开始全面拥抱中国新能源供应链:除了“三叉星徽”的品牌基因,纯电CLA L身上80%以上的“骨骼血肉”已是中国制造,且加长空间、智驾系统、生态服务完全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

北京现代放手烟台设计院设计的极简风格车型ELEXIO,未上市就已引发关注。在一季度出售工厂盘活资产的背景下,同比已基本扭亏,上半年出口增长迅猛,基本达成双方增资时设定的出口目标。北京现代2025年7月销量同比增长41.5%,表现亮眼。

北京汽车股份旗下的“亲儿子”——BJ系列,也在七天前悄然启动了BJ81项目,计划延续BJ30、BJ40的热销势头,向高端车型市场进军。

(四)尾声与展望

有人说,投资是冰冷的数字游戏;可在我看来,它不过是把当年的机油味、柴油味、青草味,转化成了股票账户里跳动的红绿K线。

二十年前,北汽用一辆BJ越野车带我走进汽车行业;二十年后,我用全部身家押注它驶向星辰大海。

若有人问起,我会把这段故事从2005年的北京讲起,一直讲到BJ81量产下线那一天。我想亲自去总装车间,再伸手摸一次机盖,如果指尖还能沾到机油,我会像二十年前那样,把手指放到鼻尖闻一闻,然后笑着告诉旁边的工人:“不错,这味儿,就是北汽的骨头香。”

二十年后,也许千万的股市收益正在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