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赚钱很难,判断大周期很难,其实有一定的方法,并不难,只是大家觉得很慢,看不上这个收益。我举两个例子。
大家最看不上的钢铁和券商
钢铁龙头宝钢上市20多年90%的时间里就在4-8元震荡,这个是最简单的,5元一下慢慢买,8元以上逐步止盈,剩下的就交给网格,每年还有3-5%的股息。然后就是对比每一轮底部的盈利能力,判断这个大区间是否上移。宝钢这轮下跌被国家队或者央企风格打断了,仅仅跌到4.78就起来了,也可能是震荡区间上移了,其实这两年业绩根本很差,不该出现这波反弹。
还有一个就是券商,券商由于市值变大了其实2015年以后波动是变小了的,以前牛市随便三五倍的涨幅没了。但是每轮行情翻倍的涨幅还是有的,第二就把把握好脉冲,券商上涨都是脉冲,脉冲完就得跑,择机再进。
走势来说券商还没结束,我觉得还要挑战一下去年国庆节的高点。
这两个算稳定的周期,大市值蓝筹一般都是这样的周期,包括金融能源等等。其他行业的波动可能更大,周期股基本下跌周期跌60-90%,上涨周期涨幅3-10倍。包括市场80%的股票基本都是资本市场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