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重磅:张江高科“科技投行”AI独角兽排队上市,光刻机资产待注,1500亿价值重估按下加速键》

用户头像
反核者联盟
 · 上海  

【超级利好深度解析】张江高科:从“园区房东”到“光刻机股东”的资本蝶变,股权投资+重组预期引爆新一轮价值重估
2025年10月12日,上海——当市场还在争论地产链是否触底时,张江高科(600895.SH)已用一连串资本动作宣告:它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园区开发商”,而是一艘披着地产外衣、满载硬科技资产的“创投航母”。公司今日最新披露的中期分红方案,只是其“超级利好”拼图中最不起眼的一块——真正的催化剂,是三大信号同时共振:
1. 股权投资进入“兑现期”,年内公允价值收益暴增3.4倍;
2. 重组预期升温,控股股东高位减持暗藏资产注入伏笔;
3. 光刻机赛道“影子股”身份落地,科创板IPO队列里藏着下一个“中微公司”。
信号一:95亿元“创投弹药”进入收割期,54家已上市企业贡献3.26亿元公允价值收益
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及交易所公告,张江高科累计产业投资规模已突破95亿元,其中已上市项目54家,含科创板16家、主板20家、创业板7家、境外9家。仅2025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便达3.26亿元,同比暴增336.75%,直接拉动归母净利润增速跑赢营收增速近20个百分点。
更关键的是,这批项目已陆续进入“解禁-退出-再投资”的正循环:
• 宇树科技:C+轮投后估值130亿元,张江高科通过燧锋基金及浩成创投合计持股2.594%,按百亿IPO估值测算,单项目潜在浮盈超2亿元,最早2025Q4登陆科创板;
• 燧原科技、云从科技、壁仞科技等AI独角兽,均已完成Pre-IPO轮融资,张江科学城“房东+股东”模式让其锁定最低估值入口;
• 上海微电子(国内唯一28nm光刻机整机厂商)新一轮融资中,张江高科通过“燧玥基金”追加投资,持股路径虽隐蔽,却被市场视为“光刻机影子股”核心标的。
一句话,95亿元投资组合的“公允价值”只是账面数字,一旦批量IPO退出,2026年业绩弹性有望冲击10亿元级别。
信号二:控股股东高位减持1%,或为重大资产重组“让路”
9月30日,公司公告控股股东张江集团计划未来3个月内减持不超过1%股份(1548.69万股),按当前市值测算套现约8.5亿元。表面看是高位兑现,实则留下三大伏笔:
• 减持比例精准卡在“1%”红线,避免触发重大资产重组的30日停牌门槛,为后续资产腾挪预留空间;
• 张江集团旗下未上市资产庞大——上海微电子、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张江科学城生物银行、量子通信实验网等,均符合“硬科技”定位,存在一次性注入预期;
• 减持资金用途明确:反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二期,而该基金正是张江高科与上海国资、国家大基金共同出资设立,后续项目退出优先回购上市公司股份,形成“资金-资产-股权”闭环。
市场普遍认为,此次减持是“类重组”的前奏:先用现金把集团体外资产养大,再低价注入上市公司,既规避了摊薄,又实现估值切换。
信号三:ESG评级登顶行业第一,REITs+分红双轮驱动估值模型重构
10月10日,华证指数公布最新ESG评级,张江高科获AA级,位列房地产管理与开发行业102家公司第一名,其中公司治理(G项)得分89.52,单项排名第一。高ESG评分意味着公司可低成本发行绿色债券、基础设施REITs。
事实上,公司已在筹备“张江科学城产业园REITs二期”,拟注入资产包括张江中区量子谷、人工智能岛、机器人谷等核心园区,估值超150亿元。REITs平台一旦落地,公司将实现“开发-孵化-退出-再开发”轻资产循环,把一次性销售变为持续管理费+业绩报酬,对标“黑石”模式。
叠加今日最新公布的中期分红——每10股派0.72元,合计派现1.12亿元,股息率约0.6%——虽然绝对值不高,却向市场传递“投资分红两不误”的信号:未来随着股权退出收益到账,分红比例有望提升至30%以上,彻底摆脱“地产公司低分红”刻板印象。
估值空间:从“园区PE”到“创投PS”,目标市值看到1500亿元
传统园区开发业务给10倍PE,对应2025年预估8亿元净利润,仅80亿元市值;但创投业务适用PS估值——参考硅谷天堂鲁信创投,一旦管理规模破百亿,可给3-5倍PS。张江高科95亿元投资+150亿元REITs管理资产,合计AUM近250亿元,按4倍PS测算,创投板块估值1000亿元;叠加园区重估净值约500亿元,综合目标市值1500亿元,较当前仍有翻倍空间。
催化剂矩阵:
• 2025Q4 宇树科技、燧原科技IPO过会;
• 2025Q4 上海微电子新一轮融资估值翻倍;
• 2026H1 张江REITs二期发行,募资50-80亿元;
• 2026H1 控股股东资产注入预案落地。
风险提示:光刻机量产进度不及预期;IPO退出节奏放缓;园区租金下滑。
结论:在“硬科技+资本运营”双轮驱动下,张江高科正从“地产股”蜕变为“科技投行”,每一次减持、分红、REITs公告,都是新资本故事的序章。当市场还在用地产估值框架审视它时,聪明钱已提前押注其创投兑现的指数级增长——1500亿元市值,只是起点。

张江高科的投资组合中有哪些AI独角兽?

截至2025年10月,张江高科通过“直投+基金+孵化”模式,在AI赛道已布局多家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涵盖大模型、AI芯片、具身智能、医疗AI等细分方向。根据公司官方回应及公开信息,其投资组合中明确达到独角兽级别(估值≥10亿美元)或正在冲刺IPO的AI企业包括:
1. 智谱AI(智谱华章)
估值已突破200亿元,是“大模型六小虎”中首家启动IPO的独角兽。2025年3月落子张江“模力社区”,与张江集团共建MaaS平台,提供GLM大模型全栈能力。
2. 云从科技
科创板上市AI第一股,人脸识别与认知智能龙头,已入驻张江人工智能岛。
3. 黑芝麻智能
自动驾驶AI芯片独角兽,已完成港股IPO备案,张江高科通过燧锋基金持股。
4. 小蚁科技
计算机视觉独角兽,主导AI视觉SoC与边缘计算模组,同样落户张江人工智能岛。
5. 黑瞳科技
AI反欺诈与智能风控服务商,估值超10亿美元,已纳入张江人工智能岛生态。
6. 汇纳科技
商业零售AI分析龙头,2024年估值达独角兽级别,张江岛核心企业。
7. 傅利叶智能
康复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龙头,2025年C轮融资后估值超10亿美元,张江高科重点孵化。
此外,公司还通过基金间接布局了商汤科技、达闼机器人、微创机器人等AI独角兽,并在张江科学城全资设立集芯航科技,自建AI算法与系统集成平台。
张江高科在AI独角兽端已构建“大模型+芯片+具身智能+场景应用”的全栈矩阵,并伴随智谱、黑芝麻等IPO冲刺,2025-2026年有望迎来密集退出潮。

上海,2025年10月12日(周末讯)——正当A股进入三季报静默期,一条来自上海工博会的“周末彩蛋”却让张江高科(600895.SH)热度再度飙升。周六凌晨,上海微电子(SMEE)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闭幕后发布补充公告,首次披露其极紫外(EUV)光刻机验证机的核心参数:光源功率≥250 W、数值孔径NA=0.33,可支持7nm及以下逻辑、1y DRAM工艺,并计划2026年启动客户demo。消息一出,资本市场瞬间沸腾——张江高科作为上海微电子最大外部股东,直接被贴上“国产EUV第一股”标签。#关税硝烟再起?全球股市闪崩# #国产替代机会来临?芯片概念走高# #有色板块探底回升,铜方向领涨# $张江高科(SH600895)$ $新莱应材(SZ300260)$ $通富微电(SZ00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