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长安曾为客
 · 北京  

$再鼎医药(09688)$ 昨天发的帖子,引发了不错的讨论,也有一些噪音,努力提升心态,该怼就怼。说说自己的想法并总结昨天的讨论,随时欢迎专业人士提出自己的见解。
1,过去一段时间想通过学习拓展自己的能力圈,确实有些进步,但不能深入理解,挣不到大钱,而且估值体系虽然不一样,大多数行业也不一定不比药低估。
2,所以决定还是重点研究创新药,顶子,杰瑞,柯基,鸡屎以及达子某些人天天引战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些厌烦,只想待在KF,屏蔽一切信息,决定调整心态,屏蔽垃圾信息,静心研究。热点就用投机账户追一追,当然也不是瞎追。
3,霍华德马克思告诉我们,只买周期上行的行业,这是第一要务,创新药虽有小周期的波动,大周期还是长期向好的,每个企业的花期不同,可以在这个行业持续寻找5-10倍股,还是做自己熟悉的行业。
4,对感兴趣的企业密切跟踪,可能3个月就会大变样,比如年初的荣昌,忽略变化,很容易错过10倍股。前提是做长逻辑标的。
5,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深入分析跟踪短期不及预期和超预期的原因,强化持股逻辑。
6,昨天争议问题的思考和总结:艾加莫德放量2025上半年降速的问题,大佬们已有跟踪和解读,定价,峰值和泰他西普竞争问题。欢迎大家讨论,长期来说,我觉得医保报销后每年1.5-2万花费是可以接受的,虽然有专业人士说和泰他西普可以连用或者序贯,不存在竞争关系,这只是学术观点,不是市场观点,总的来说8-10万左右的年治疗费用是最终趋势,三个适应症给8-10亿美元销售峰值比较合理。
7,Karxt的定价和销售额,600万患者,确实经济条件不好,年定价10万不合适,1万应该问题不大吧,覆盖30万人群就是4亿美元销量,还是值得期待的。
8,尼拉帕利和电场治疗,空间不太大,按2亿美元峰值计算。贝玛妥珠单抗维持2亿美元观点不变,这么多PD-1,才覆盖30+%的胃癌患者,一个药覆盖10%还要怎么样。
9,POVE观点也不变,好在这些自免适应症做起来比较快,还需要追踪除了IgA外其他适应症的疗效。
10,1310,这个10亿美元峰值可能有些低估,但是风险也足够大,毕竟是全球研究,全球商业化,还要找免疫治疗的搭档。国内多个B7H3ADC 已经遥遥领先了,还是重点放在全球吧。
11,总结一下,再鼎是一个有能力,有野心,一直在转型的公司,之前运气是不太好。但是,没有主线,无论是研发还是销售,铺的摊子太大,覆盖神经,精神,肾病,风湿免疫科,胸部肿瘤,脑瘤,胰腺癌,妇科肿瘤等领域。别说非肿瘤领域,就是肿瘤领域也非常不集中,比如妇科肿瘤,脑瘤患者一般不在肿瘤内科,而在肿瘤专科,研发和销售成本都会增加。感觉有点像微创医疗,有千亿市值公司的构架,暂时没有产品和销量支撑,未来如何,欢迎大家长期追踪和提供信息。
12,我最喜欢国内权益就能覆盖市值,国外权益白送,还有FIC/BIC产品的公司,当初KF就是这个。
13,暂时先买一手观察,等合适的时机。
Ps: 不要在帖子下面引战,厌倦了,不要在帖子下面吹其他公司。吹票的一律屏蔽,大隐兄除外,这是他的风格[捂脸]$康方生物(09926)$ $荣昌生物(0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