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ata100: 这是今天刚才更新的,一堆已回复,但进度未变的,被要求更新财报了。那么问题请听好,为什么南京化纤时隔10天及提前这批公司的一天更新一稿出了这个,如果还有问题没回复干净或者有新的指导意见,为什么不直接暂停等节后一起解决?没事做,不在乎后面再磨洋工出第四稿?各个大会小会一再强调的事情,专人负责对接的事情,玩这出?不可能的。
查看图片//@ata100:回复@ata100:关于$南京化纤(SH600889)$ 业绩这块
这个题目我熟悉,我来说下看法。
第一呢,扩产后的业绩还真不止现在大家估计的,现在有很多单子走的外协,因为产能跟不上。今年目前看,6e营收是可以预期的。明年产能全部释放,10e是比较正常不超预期的,单子真的太多了现在。同时,后面上市了,另外激励跟上了,包括原有的战略投资股东,会在各方面给予支持(催促)。新工那边还会给甜点的。整体1个亿净利润非常保守。
另外,定增那边也会引入战略投资者,按现在公开材料的说法,有新能源整机厂。包括明年汽车上面的滚珠丝杠要换滚柱丝杠。下游先想办法抢到上游产能是必然的。所以估值体系是扩张的无疑。
上面说的,不包括人形机器人,这块我就不想说。因为其他的是下限,它是估值的上限,后面自然有人会来吹。在南京,zf这方面事情极其重视,最近去哪儿都是zf背书,否则埃斯顿、亿嘉和为什么直接成用户?众擎是年初主动飞来谈的,阵势不小的。南京最近还在做一件事,就是撮合小米,南京的小米是其华东研发总部,地位仅次于北京,小米的情商是很高的,高低会要一次供货,然后用别的?那怎么说呢,说南京工艺的质量不行么?丝杠这块,南京工艺在国内圈子里真的是goat地位啊。
还有一个隐形的重要的一点,也是南京化纤不具备,而又要做的事情。即,届时,作为南京国资委下属唯一的一个高端智能制造上市平台,意味着什么。新工有个“3+3” 产业体系,里面份量最重的叫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要不要装进来,同业竞争要不要解决?新工产投下面有相当多的类似资产,整不整?比如半导体资产、南二机床,有很多的。
南京工艺,本来独立上市的资产,国资这么着急自掏腰包,赶紧重组弄上来,是一盘大棋里的首子。不要轻易的忽视每个月他们不断的把重组的事情作为工作重点计划里的首条来看。
所以,业绩是底线,而且底线的下限并不低,而平台是上限,这块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要推动,新工在南京国资委核心定位为 “南京国资系统中先进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培育载体、市属工业资产的统一运营主体”,这两年已经开始将自身定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即将的十五五开篇之年,首步棋子,至少在汇报ppt上是一定要光彩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