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聊聊嘉华股份

用户头像
之帆
 · 广东  

粗看嘉华股份感受

行业:国内大豆蛋白细分领域龙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蛋白市场之一,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0%以上,2021年中国大豆蛋白市场规模约为19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3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20%。

未来,消费者将更加重视食物的“天然有机”等特征,将直接推动大豆蛋白产品消费的增加,预计未来大豆蛋白市场规模会保持持续增长趋势。中国大豆蛋白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竞争格局,各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分化,大豆价格波动及环保投入增加不断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公司为全国最早的大豆蛋白生产企业之一,企业规模和出口额均居于行业前列。

自创立以来,公司始终秉承责任、和谐、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专注于大豆蛋白及相关大豆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全方位锻造竞争力及影响力,在大豆蛋白行业内始终处于第一梯队。

管理、股权结构、股东情况等:持有子公司嘉华能源提供2734.34万元净利润,董事长2024年报增持4.1万股,管理层持股合计约21%,股东数量不到一万,相对较少,连续下降,市场关注度低,前十股东持股50%多。

上下游:主要原材料非转基因大豆采购自大豆种植户及经销商下游应用范围包括肉制品、休闲豆制品、乳制品、营养制品、火锅料、烘焙制品、宠物食品、特医膳食和医药等多个领域,下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对大豆蛋白的应用拓展将直接影响到行业发展。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31,408.24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1.10%;。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25,977.84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0.98%;上下游结构合理。

营销方式:销售市场覆盖全国各地和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已形成从大豆收储、低温食用豆粕加工和大豆油提炼到大豆蛋白、大豆膳食纤维研发、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对于国内市场,公司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对于境外市场,公司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产品:公司主要从事大豆蛋白及相关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拉丝蛋白、大豆油、大豆膳食纤维及低温食用豆粕等,大豆蛋白业务占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的57.16%。主营产品毛利下降,营收下降,原材料价格下降。

产能、项目建设等:通过“大豆-低温豆粕及油脂-大豆蛋白-大豆膳食纤维”的产业模式,公司实现了产业由深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通过向上游低温豆粕及油脂延伸,公司既保证了低温豆粕供给的质量及稳定性,又有效控制了低温豆粕成本;通过大豆膳食纤维的生产,公司实现了对大豆蛋白生产残料的综合利用,产业附加值进一步提升。

高端大豆蛋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油脂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已投入使用。2023年该项目生产低温食用豆粕82,305.62吨(大部分自用连续加工生产大豆蛋白);生产毛豆油21,396.85吨,对应销售收入18,413.68万元;生产其他副产品13,261.98吨,对应销售收入3,725.96万元。

2024年该项目生产低温食用豆粕83,287.51吨(大部分自用连续加工生产大豆蛋白);生产毛豆油24,574.86吨,对应销售收入18,400.79万元;生产其他副产品14,632.95吨,对应销售收入2,626.46万元。东厂区2万吨分离蛋白扩产项目已投入使用,2024年该项目生产大豆分离蛋白1,089.02吨,对应销售收入1,585.61万元。24年项目对比能发现,销量上去了,但是收入持平略下降,新的大豆分离蛋白产生了一定收入。具体这3个项目全部投产预计能带来多少利润财报上没有揭示,

财务:营收在前几年连续增长,23-24年遇到经营周期,出现了一定的下降,24年财报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好转,主要系公司采购大豆、煤炭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且子公司嘉华能源收回部分应收款项所致。

产品销量上升,但是营收下降,产品价格下降,成本下降的比产品价格下降的少,所以毛利下降,短期借款2500万,有息负债低。没啥研发投入现金流情况大幅改善,借款减少,企业经营在投产后暂时收紧。

投资活动流出比上年同期增长238.50%,主要系购买性结构存款及子公司嘉华能源竞买热电类资产所致,今年在建工程外加本期投入大幅转固约3.2亿+存货共约9.7亿,应收约1.1亿,应付2.2亿,上下游有一定话语权

6600万递延收益,源于政府补助,未来会每年结转到其他收益里,体现到净利润上。

负债率很低,其中接近一半是应付类,四费占比偏低约3%毛利率相对稳定。

分红:分红支出0.66亿元(每股0.1元,分红率15.08%);注“年报表示增加二次分红,现金分红不低于中报或三季报净利润60%” 偿还债务0.35亿元。

根据实际情况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或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后适当增加一次中期分红,预计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金额不低于相应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0%,且不超过相应期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变化:(1)三个募投项目全部建成试车,公司大豆蛋白系列产品产能实现大幅提升。

(2)大豆、煤炭价格等上游产品价格下降。

(3)24年12月莘县嘉华能源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以成交价款人民币23,930.41万元顺利竞得莘县物环供热有限公司的工业供热管网及配套设施、设备等,支持企业发展。

(4)生产端优化成本结构,降本增效,减少成本支出,释放利润。

估值:24亿市值,17pe,2.2pb,底部已经起来了一段了,这个位置没有绝对的安全边际,但是估值也不高,如果未来利润释放,到2亿的话,那还是有40亿左右的。

总结:上市不满三年,管理层持股、增持表明看好自家企业,市场关注度低,股东数已经达到一个历史底部,算是比较好的方面,但是具体到行业的东西,粗看还是无法判断,介入需要一定的强者视角,但是公司是财务非常干净简单,是一家实实在在做事的公司,企业经营波动不是很大。需要跟踪产品的价格,下游情况,如果下游行业回暖,叠加上游的原材料价格下降,就很容易出来利润,20亿的营收,出来2亿的利润。市场对于这种稳健发展公司也愿意给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