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润股份(SH603201)$ 常润股份,全称“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JUN JI,季俊(1964年6月出生),美国国籍,中专学历,高级经济师,通过控股常熟势龙和直接持有的方式合计持有约58.18%的公司股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最开始我分不清楚常润和通润,按正常惯例上市公司应该叫“通润股份”更合适。后来查阅资料知道A股还有一家公司叫通润装备(002150),两家公司都是由国营企业常州市千斤顶厂孵化而来,且实控人曾担任通润装备的董事。常润股份应该是刻意与通润装备保持区别,所以用了常润股份这个名字,具体原因就不展开了。
主营业务
公司的产品SKU较多,有270多种规格。笔者配上公司的产品图片会更直观一些。
1、商用千斤顶及工具。通常为居家对家庭车辆进行维修、维护和保养时使用。我刚开始看这里有点疑惑,既然是商用,又怎么是居家维修呢?原来欧美国家与我国汽车用户的习惯不同,欧美汽车后市场中,个人消费者主要通过大型商超、汽车修配连锁店 (如 Walmart、Autozone 或 AAP 等)购买产品,自主进行汽车维修。我们在很多欧美的影视作品中确实看到过很多这样的场景。像美国的家庭一般都有车库,车库里有各种各样的工具,男主人经常在车库里捣鼓各种玩意儿。美国的人工费用非常昂贵,而工具相对便宜,所以很多欧美人倾向于自己做一些维修。咱们中国现在也逐渐呈现出这种趋势。
而中国区域的个人消费者则更多依赖提供直接维修、保养的汽车服务商或汽车 4S 店等。汽车最早在城市用户中普及,而城市用户大多没有车库,即使有也大多是放些杂物,不会在里面摆放各种工具,然后自己在里面修车。
2、随车配套零部件。各大整车厂随车配备的千斤顶举升设备,以及拖钩等配套配件,用于车辆出现状况时的应急维修,比如路上爆胎后的轮胎更换等。
3、专业汽保 维修设备。面向汽保维修客户(比如汽修店)的各类起重举升设 备,主要包括专业卧式千斤顶、专业立式千斤顶、举 升机、运送顶、压机、分离顶等多个系列和产品。
4、外购辅助产品,主要包括工具箱柜等。
2024年分产品收入情况
雪球上有大V提出一个有意思的观点:“销量剧烈下降,营收保持不变,利润却节节攀升。根据招股书,2021年商用千斤顶销量655万台(产能900万,利用率75%),汽车配套千斤顶2019年销量1485万台。2024年,商用千斤顶销量430万台,降幅近1/3,配套千斤顶1369万台,基本和前几年持平。产品销量连续下降,营收却保持不变,利润还稳步上涨,这就是是做账做的,还是汇率变化?亦或其他原因?”
这家公司刚开始非常吸引人,而网友提出的这个问题对投资决策又至关重要,所以笔者用了点时间深入研究了一下。公司2021年在销量上是个顶峰,商用千斤顶销量655.15万台,汽车配套千斤顶销量1269万台。2021年商用千斤顶收入14.52亿,汽车配套零部件收入9.12亿。2024年商用千斤顶销量430.9万台,汽车配套千斤顶1369.8万台。2024年商用千斤顶收入10.95亿,汽车配套千斤顶11.83亿。计算单价得出2021年商用千斤顶221.6元/台,2024年253.9元/台,单价增长14.6%;汽车配套千斤顶2021年71.9元/台,2024年86.4元每台,单价增长20.2%。
根据招股说明书,2021年的原材料成本比2019、2020年高出不少。2020年综合毛利率18.5%,2021年16.19%,是近年来最低点,而2024年毛利率又回到19.89%。销量下降,营收不变,利润上涨源自产品单价提升,且毛利率提升。可能是这种情况:2021年原材料涨价厉害,毛利率下滑严重,通润向下游要求提价,但售价调整相对于成本变化比较滞后。这样解释有一定的合理性,当然这更多的是根据数据倒推的结果。
行业格局
汽车零部件市场可分为整车配套市场(OEM 市场)和售后服务市场(AM 市场,亦称汽车后市场)。主要竞争对手不多,AM市场主要有杭州盈江机械制造有限 公司和杭州天恒机械有限公司;OEM市场主要有上海宝山大陆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隶属大陆汽配集团,本土企业,应该跟德国大陆不是一回事),常州理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Batz Group (该公司成立于 1963 年,总部位于西班牙,是世界级的汽车行业产品和服务供应商)。
增长点
美国、其他国家、大陆的收入比重分别为43%、32.5%、24.5%。泰国的项目2024年投产,主要对接包括北美地区等国际市场客户需求。那么国内的产能可以用于扩张国内市场,但千斤顶行业格局比较稳定,产品设计上迭代较慢,通润想要扩大OEM市场份额比较困难。2024年,美国市场和其他国家的毛利率都在22%,而国内的毛利率只有11.76%,可见国内竞争竞争的激烈程度。在OEM市场,其它2家国内对手没有上市,在资金优势上不如通润,西班牙这家公司资料不多。所以,通润很有可能通过价格战成为OEM行业的绝对龙头,但是过程不会太快。接下来可以重点关注每年新增合作的整车厂。
公司也尝试通过品类扩张的方式实现业务增长,2022年,以4420万收购普克科技52%的股份,主要业务是销售金属薄板类的工具箱、工具柜。这应该是把之前外购类的业务收购过来自己做了,这类业务技术含量低于千斤顶行业。2024年又对普克科技追加投资1211万,持股比例达到68.87%。通润前后花了5631万,占68.87%的股份,折合普克科技的市值达8176万。但是2024年末普克科技的净资产只有3438万,当年净利润346万,按购买价计算PB2.37倍,PE23.6倍,最起码买贵了1倍。
2024年,通润在前装汽车配套市场贯彻落实品类拓展战略,完成了踏板生产线、充气泵与补胎液罐装生产线建设。这几项业务同样竞争激烈,上市公司凯众股份(SH:603037)专门做踏板类产品;充气泵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小作坊都可以做;补胎液行业的进入门槛不太了解。
整体上看,公司2024的ROE达15%,净利润2.45亿,主营业务还挺赚钱的,有隐形冠军的潜质,当前的市值也很吸引我。但公司主要还是靠之前国营企业常州市千斤顶厂打下的江山,私有化上市后并没有什么突出的亮点。实控人曾经吃过资本运作的红利,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路径依赖,在与小股东的利益一致性方面,我持谨慎观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