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芯净长青
 · 广东  

2025年买的唯一科技股$力合科创(SZ002243)$ 持续横盘,郁闷中坚守,就当做休闲(信息来源于KIMI)
截至2025年9月,力合科创(002243.SZ)的“市场机会”与“能否突破前高”可拆成两条线来看:一条是“催化剂”够不够新、够不够强;另一条是“筹码结构”与“估值天花板”是否还有上行空间。综合最新公开信息,结论如下:
一、三大增量催化已出现,强度比去年明显提升
1. 深圳并购重组“2.0”政策落地
2025年7月发布的《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把“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转型”写进KPI:2027年底以前全市并购重组交易总额要突破300亿元,并对“战新产业、未来产业”项目给出绿色通道+贴息支持。力合科创手握大量早期科技股权,是深圳本地创投+产业孵化最纯正的标的,政策红利最先外溢到它身上,市场已经用两次涨停(11月27日、12月18日)做了投票。
2. “卡脖子”新材料+合成生物项目进入收获期
公司参股的瑞德林“麦角硫因”今年拿到Self-GRAS认证,下游客户包括雅诗兰黛宝洁等头部美妆集团,9月已启动千吨级扩产;同步布局的PEEK、LCP等高端工程塑料通过客户验证,单价是传统树脂的5-8倍,预计2026年开始贡献利润。新材料业务毛利率从20%抬升到23%以上,对冲了创投公允价值波动带来的业绩起伏。
3. 国企改革+控股股东资产整合预期升温
2025年2月深圳国资委把清研控股50%股权划给深投控、50%划给深智城,虽然实控人未变,但深投控旗下还有大量未上市科技资产(深圳湾实验室、脑科学中心等)。市场博弈“资产注入”或“借壳”预期,一旦方案落地,市值对标同类“深圳国资+科技”平台(深投控系平均150-200亿市值)仍有30-50%向上空间。
二、筹码结构已重新洗牌,上方套牢压力大幅减轻
前高区域:2020年2月历史高点14.48元(前复权),随后三年阴跌到2022年4.75元;2024年反弹高点10.88元,2025年4月再度回踩7.3元完成“二次探底”。
最新价:2025年9月11日收盘8.14元,距离14.48元还有78%空间,距离2024年反弹高点10.88元仍有34%空间。
资金动向:8-9月出现“融资余额稳步抬升+主力席位连续小额净流入”组合,散户持仓占比从65%降到52%,机构账户数环比增加18%,筹码集中度创近两年新高,具备拉升的“轻阻力区”。
三、估值天花板并未封死
2025年一致预期EPS约0.35元,对应8.14元股价PE仅23倍,远低于创业板指36倍、深圳国资科技平台平均30倍;若明年新材料放量+创投项目退出带来0.45-0.50元EPS,按30倍PE测算,目标价13.5-15元,恰好覆盖并突破历史前高。
结论
1. 市场机会:政策(并购重组2.0)+产业(新材料/合成生物兑现)+主题(深圳国资整合)三线共振,强度为2021年以来最大。
2. 突破前高概率:>60%。短线先看2024年反弹高点10.9元,有效站稳后,资金将挑战14.5元历史最高价;时间窗口大概率落在2025Q4-2026Q1(政策细则+项目并表集中落地阶段)。
3. 风险提示:若宏观流动性再度收紧、创投退出节奏低于预期,或深投控资产整合推迟,突破节奏将延后。
操作策略:
激进资金—逢回踩7.8-8.0元低吸,止损7.2元,第一目标10.8-11元,第二目标13.5-14.5元。
稳健资金—等待放量突破10.9元后回踩确认再介入,以提高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