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Q3业绩显著改善,收入首次突破41-43亿元区间,规模净利润达2.5-3亿元,是公司首次在Q3实现季度营收超100亿元。
历史收入增长承压,2021年(103亿元)至2024年(115亿元)四年间收入绝对额增长与研发费用增长基本相当,核心矛盾在于“有质量的收入增长”。
收入增长驱动以出货量为主,Q3收入增长并非源于钴涨价(价格传导存在滞后,公司材料储备可支撑至明年初,未在售价端体现涨价)。
2026年股权激励目标为170亿元,基于Q3数据测算,目标完成概率显著提升,存在超额完成可能,主要依赖存量客户份额提升及新兴领域贡献。
核心客户需求与份额:
北美手机客户(A客户)销量超预期,2026年需求展望上调,新产份额提升,预计出货量为2025年的5倍(超400%增长),主要因供应链格局中具备新产能力的供应商有限。
韩系手机客户取得新进展,2026年有望贡献增量;日系游戏机业务经六年积累进入收获期。
北美AI穿戴客户(如谷歌、微软等)需求强劲,涉及眼镜、手表等智能装备,对高能量密度、异形电池有明确要求,公司为直接供应商。
产能与出货:
钢壳电池产能当前处于满产状态,有效产能约2000万只/年;计划投资20亿元扩产,2026年6月产能将达8000万只/年,长期目标1亿只/年。
消费电子电芯Q3出货量增长显著。
核心技术突破:过去四五年聚焦消费电子小型电池技术创新,包括碟片工艺替代闪耀工艺、25%高硅比例硅碳负极应用、软包铝塑膜向单壳电池量产转型、半固态电池投入逐步量产,显著提升能量密度以匹配下游需求。
研发转化效果:技术储备支撑客户份额提升(如北美客户新产份额、日韩客户突破)及新兴领域拓展(异形电池适配穿戴设备),研发投入逐步兑现为收入增长。
消费电子新兴领域:布局智能眼镜、手表等新型装备电池,依托钢壳、硅负极技术满足高能量密度及异形设计需求,北美客户订单有望在2026年收入端体现。
无人机与汽车启停电池:
无人机领域(农用/工业用)市占率约40%,农业用无人机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超200%,技术门槛(高倍率、能量密度)支撑份额优势,市场规模从数亿向20亿级稳步增长。
汽车启停电池已进入主流车企供应链,前二十大车企中70%为主要定点供应商,现有量产客户数家,随下游放量逐步改善盈利。
产能盘活:浙江基地从前期拖累(产品不聚焦、产能利用率低)转为加分项,随客户积累及产能利用率提升,有望贡献正向收益。
消费电子产品结构:钢壳电池占比提升(如北美手机客户新产),毛利率较高;传统PC业务提供稳定利润与现金流,手机业务因竞争激烈仍处内卷状态。
新兴业务盈利前景:
无人机与启停电池产品毛利率超20%,当前亏损主要源于产能利用率低(折旧分摊)及研发投入,随客户放量及产能爬坡,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北美穿戴设备电池售价显著高于常规产品(三瓦时售价为常规数倍),技术壁垒(异形、高能量密度)支撑高毛利。
成本与费用:Q3未受钴涨价负面影响,材料储备策略平滑采购成本;PC端竞争格局稳定,消费电子新兴业务研发费用短期承压但长期回报可期。
汇兑影响:2025年Q3汇兑损失约数千万元,规模与去年同期相当。
A1: 关于2025年Q3消费电芯出货的具体拆分,需待三季报披露后以适当形式同步。在原材料钴涨价方面,Q3并未体现其对产品售价的传导,因从钴涨价到售价传导存在时间差,且公司通过提前库存储备策略,采购端价格维持相对正常,故三季度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出货量的增长。
A2: 2025年Q4消费电芯出货趋势难以准确判断,主要取决于与客户的对接及下游需求情况,例如北美手机客户销量将直接影响电池供应。Q3新产品在7月交付量较少,8-9月贡献显著,而Q4新产品仍处于早期爬坡阶段,交付顺畅度及良率可能对出货形成一定拖累。
A3: 2025年Q3 A客户钢壳产品7月交付量较少,8-9月实现明显正向贡献。目前该产品出货量及良率已进入较为理想的状态,但具体数据未披露。
A4: 珠海冠宇在韩系手机客户方面取得新进展,2026年有望成为重要增量来源。不过,韩系客户目前仍处于导入初期,2026年预计贡献的收入增量绝对值相对有限(约2-3亿元),更多是象征意义,标志着从0开始的新起点。
A5: 关于2025年Q3动力业务的具体亏损幅度,需待三季报披露后明确。
A6: 2026年股权激励考核目标为收入170亿元,完成概率较高,且存在超额完成的可能。收入增长主要来自存量客户份额提升(如北美手机客户)及新兴领域拓展(存在一定行业不确定性)。以2025年Q3收入数据年化测算,与2026年目标接近,目标实现概率基于历史数据判断更高。
A7: 北美手机客户2026年需求预期较此前提升,主要因下游销量表现良好及供应链格局变化——新业务供应商有限,珠海冠宇在新产品上的出货量预计2026年较2025年增长400%以上(约5倍),手机电池供应量有望达到8000-1亿颗。
A8: 珠海冠宇已成为北美AI穿戴类客户(如谷歌、微软等)的直接供应商,产品需满足高能量密度、异形设计等要求,技术方案涵盖钢壳、硅负极等。2026年该业务在收入端预计有明显体现,但具体数据未披露。
A9: 目前A客户钢壳产品产线处于满产状态,有效产能为年产2000多万只。为匹配2026年出货量增长(预计较2025年增长数倍),公司计划扩产:2025年8月公告投资20亿元,2026年6月产能将提升至年产8000万只,后续有望达到年产1亿只。
A10: AI穿戴类小钢壳电池并非传统类型,需整合钢壳、碟片、硅负极及异形设计等技术,产品附加值较高。产线优先通过改造现有产线实现,改造成本相对产品售价可忽略不计。产能规划将随项目推进逐步实施,初期以小规模工序产能扩充为主。
A11: 2026年苹果手机电池出货量8000-1亿颗中,钢壳占比约70%,普通软包占30%(主要来自旧机型尾款)。iPhone机型切换节奏为:17系列分机型切换(部分为钢壳),18系列全系列部分机型切换。目前份额主要来自新供应商导入,尚未进入替代ATL的阶段,因行业内新供应商数量有限。
A12: 产品竞争力及行业格局稳定是盈利核心前提。2026年钢壳产品占比提升有望改善毛利率,因钢壳产品附加值较高。PC端竞争格局稳定,为公司提供良好利润及现金流基础;手机端竞争则相对激烈。
A13: 珠海冠宇未放弃储能业务,正通过台湾办事处探索整合机会,已对接部分客户并取得小进展。中长期重点聚焦启停电池及无人机电池,两者合计市场空间约500-600亿元,目标市占率20%-30%。目前已积累大量客户(前二十大车企中70%为定点供应商),未来盈利能力值得期待。
A14: 启停和无人机电池部分产品毛利率已超20%,产品本身具备盈利性。当前亏损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产能利用率不足导致折旧费用分摊较高;二是研发投入较大。随着下游客户放量及产能爬坡,亏损有望逐步改善。
A15: 2025年Q3汇兑损失约数千万元,与2024年同期水平相近。无人机电池业务2025年上半年农业用无人机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超200%,2026年预计延续增长趋势:技术端产品性能提升(载重、续航)推动需求,循环寿命设计(1000次)使电池成为耗材,且行业存在高倍率及能量密度门槛,公司份额稳定。该市场规模将逐步扩大(从数亿元至20亿元级别),但不会呈指数级增长。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珠海冠宇(SH688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