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业绩,你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用户头像
行中衡
 · 福建  

多数投资者没有经历过2015年的牛市,所以不适应眼下的行情。

2013-2015年,我做题材为主。2013-2014年赚了200%,2015年前半年赚了400%,也是满融。2015年上半年,只要是互联网相关股票,市值较小的,普涨200%-500%。

我在2025年初就认为今年的行情,可比2015年。当然,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差太多,一哄而散。

2015年6月16日后,我还回去大部分利润。2017-2018年继续亏损。2019-2021年,赚了50倍以上。融资账户,比组合收益高一些。

2015年流行语:谈业绩,你就输在起跑线上了。现在也是一样的现象。当时炒的是题材 ,基本是散户与游资来根据市场龙头,去挖掘相关标的。

2025年,小作文,基本不谈今年的业绩,谈的是明年,后年的业绩。把行业空间一算,公司占领多少市场,利润率多少,市值空间还有XX倍。

我觉得上面两种方式没有区别,都是炒作。

作为职业投资者,我不反对炒作,反正是来市场赚钱的,从不区分投资与投机。由于满融的原因,对中线标的选择,估值会作一定的限制。

所以,我的计划是围绕机构小作文,提高收益,年底跑路。这次不会重蹈2015年的覆辙。注:没有标注机构出处的小作文,我不参与。相对来说,机构署名的风险小些。

普通账户,资金占比很小,做短线,昨天因为买了一个北交所个股,所以今天收益20%。完全投机票,没有体现在组合里,高风险。现在淘股吧比赛里排前10了,因为比赛是从2025年1月6日后开算的,而前面一周大亏,所以比赛收益更高些。

最近收益高主要是几个股,龙磁科技凯格精机,还有昨天的北交所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