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3日讯,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计划于2026年推出其首款可折叠iPhone,并计划于2028年跟进发布可折叠iPad。两款可折叠设备均采用超薄玻璃盖板解决方案,由康宁公司独家供应玻璃材料。在折叠iPhone方面,郭明錤预测2026年出货量将达800-1000万台,2027年有望增长至2500万台。在折叠iPad方面,郭明錤认为定价策略更为高端,在展开状态下将提供18至20英寸的显示面积。
一、折叠手机替代高端机的逻辑,写于2024年9月26日
折叠手机这一块。从中长期看,大概有以下趋势:
1、华为在国内是主导。海外是三星主导。长期看,华为将占据三星的市场,因为技术与品牌。
柔宇2018年推出第一款折叠屏概念机,三星是2019年,华为随后发布折叠屏手机。
2、华为有鸿蒙系统,所以在UI适配上,会比其他厂家更有优势。
3、这次的三折叠,销量肯定超预期了。同时确立了其手机在消费者中的高端品牌优势。后面他在二折手机上,肯定会有相应的量价策略。
4、苹果不是不做。一是技术不完美,二是相应材料与配件产能不匹配。
三折叠未必是主流,但折叠技术肯定是。和2019年新能源车一样,可以确定未来趋势,但不知道发展速度有多快,技术进步,成本下降等。
假设折叠屏做到230克以下,质量、轻薄与普通手机无异,价格又只高1/3,我肯定选折叠屏,而不是普通手机。
1、智能手机越做越大,因为打电话已经占用手机时长极少了,多数是视频、游戏、支付等。
我自己平均一天都不一定有一个电话。看看新闻,听听喜马拉雅,偶尔看几个视频。
支付、电话、微信是最重要的功能。但是从占用时长来看,视频,游戏,新闻等长得多。
2、无线耳机出来,即使打电话,也可以不用拿着手机。
3、所以反过来想,我们都需要轻薄、大屏、价格合理的智能屏,能够通讯、社交和支付。携带方便。
现在不确定的是折叠技术到底能做到多好,成本能否更降低。
二、对精研科技的重新认识,2024年11月2日
我研究精研科技很早,大约是2019年,研究水晶光电时把多数消费电子公司都看过。
后面就发现精研科技业绩很不稳定,2021年、2022年三季度业绩连续高增长,四季度业绩很差。其实这也正常,但是看不到公司财报,或者调研纪要中的解释,我也研究不出原因,只能避开。
最近,把精研科技及相关公司对比研究后,大概有以下判断。
1、精研科技客户较多,业务分散,每个客户的折叠手机销量及精研在其中的份额变化较大。
精研的客户有三星、小米、荣耀、华为,后面还有Oppo,Vivo,以前还有苹果。
三星作为折叠手机的老大,占全球折叠手机份额50%左右。精研在2021年起主要供应MIM结构件,但是由于不明原因,在其中的份额现出现波动。2023年起,在三星折叠手机中MIM件份额提高,2024年会涉及铰链组装。
给小米提供MIM结构件,2024年起还给小米提供铰链组装。
荣耀、华为都是供应MIM结构件,份额较小。
2、折叠手机的季节性因素。
每年的三季度,都是新手机上市的重要时间点。折叠手机价格较高,此类消费者都追求新款,所以上市初期销量高,后期减量很快。
2024年二季度精研业绩好,和小米新款折叠屏上量关系较大。
3、苹果折叠屏。
据媒体报导,苹果在2025年推出折叠PAD,作为和华为三折叠手机竞品。
2026年苹果推折叠手机。
如果苹果推折叠手机,安费诺肯定是主要供应商。但精研科技很可能提供MIM器件。因为华为参股东睦股份,苹果不太可能将东睦作为折叠手机核心铰链的供应商。
很多朋友给我讲精研科技,我说我没看懂,所以不参与。现在把业绩波动的原因找出来了,后面也作为重点跟踪。如果苹果折叠屏推出,精研科技值得关注。
当然,调研纪要中从来没看到过业绩波动说明,这点始终是一个问题,毕竟我的分析只是推测,还需要公司证实。
三、苹果开发折叠手机落后的原因分析,20240915
我看过很多传记,以及公司发展的书。很多公司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最终被后来者超越、替代,直至衰败。我记得多数原因如下:
1、公司管理层的利益决定他的目标偏短。
比如说朗讯,他有最强大的贝尔实验室,大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原来他们的研发经费,不会用盈利来考核,所以技术一直领先。伟大的科学家,更专注于技术本身,对于应用与市场不是重点。但是股东们很在意股价与市值,通过并购、关联交易、削减科研经费,财报很漂亮,但是科技的领先优势,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基本丧失。短期利益,影响了公司的长期竞争力。
管理层也有股权激励,完不成考核指标,他的股权就兑现不了。所以,他更注意短期的业绩,公司长远发展,就是下一批管理层了,他们早就兑现走人了。
2、自我进化,自我gm很难。
比如说奔驰,宝马等公司,在燃油车时代占据高端市场,是主要的利润来源。他如果投入大量的经费与人力开发新能源车,自己左手打右手,不利于公司的业绩。
通常来说,没有管理层愿意做这种事情。所以,颠覆式的产品,通常要由新进入市场者来开发。比如说特斯拉,中国的新势力车企。
这些老的行业龙头,更愿意被动跟随,等市场起来了,产品方向确定了,再大投入开发。从现在看,他们在新能源车上落后了。
所以,巴菲特原来不投科技企业,除了他自己说的能力圈,上面的因素也很重要。因为科技产品变化快,很难产生长期领先的公司。巴菲特说,最好的投资是永远不卖,显然科技企业不符合。
3、苹果开发折叠屏进度慢就容易理解了。
华为三折叠屏,如果将来价格低,质量好,重量轻,PAD、手机二合一是肯定的。笔记本电脑也可以部分替代。
这就影响iPAD的销售,自己打自己,很难。在PAD领域,苹果销量还是绝对优势。
华为三折叠手机已经做出来,如果评估后,将来能够越做越好,那么苹果的研发实力,开发折叠屏手机不是难事。
三折叠手机的推出,说明折叠技术的大幅度进步。以后双折的手机,很可能就会占据高端手机的市场,这才是苹果最为担心的。
现在国内双折叠手机,5千元-1万元之间,在质量、价格,UI适配等稍微再进一步,和苹果的手机处于同一档次,要直接竞争了。
当然,以上的猜测未必完全实现,但是对于科技企业来说,产品落后的结果是不能承受的。
耐心等待苹果折叠手机消息的进一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