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8月农业贸易逆差700.9亿美元,排所有品类贸易逆差第三,前两个是能源比如石油天然气和电子技术产品比如高端芯片,第一第二相关的其实就是能源自主可控,科技自主可控,今能源自主可控相关的风电,新能源,电力都大涨过,科技自主可控相关的国产替代,ai,光刻机也大涨,好多都几倍的涨幅,但是贸易逆差第三的农业,今年并没有涨,农业自主可控也是相当关键的一环,民以食为天,每年花700多亿美元买粮食怎么能行,而且主要逆差国就是我们的对手,我们为了解决粮食自主可控采取了两个措施,一个就是找更多的进口源,比如南美,另一个就是发展农业科技。
ai农业,智能农业今年第一次出现在一号文件里,十天后的十五五规划必定还会再提,那为什么不去扩大耕地面积,而选择通过科技提升效率,要搞清这个问题就要明白我国三少的现状。
人均耕地少:我国以不到世界10% 的耕地,承载了世界近20% 的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7亩左右,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约相当于美国的1/7、印度的1/2。这意味着平均每一亩耕地需要养活的人数远多于世界多数国家。
优质耕地少:全国耕地质量总体不高,平均等级仅为4.76等(1等最优,10等最差)。评价为7-10等的低产耕地占比超过22%,面积超过4亿亩。此外,耕地面临退化、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的挑战也不小。
后备资源少:可供开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已不足2亿亩,且其中适宜开垦的仅占约40%,多分布在边远地区,开发难度大、成本高。
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扩大耕地面积只能通过科技提升效率提升单位产量才能做到农业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