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一路上风景
 · 江苏  

$博瑞医药(SH688166)$ 小分子GLP-1的溃败 口服小分子or口服多肽?近期迎来历史大反转,口服多肽才是未来!
8月7日,礼来公布其口服小分子GLP-1药物Orforglipron的三期数据,72周减重11.2%,大幅低于预期!此刻,礼来盘前最高跌幅超过14%,市值跌掉800多亿美元,可见口服减重管线的价值。而诺和诺德此刻则上涨6%,前面被礼来压着打,现在发现礼来也很菜!无独有偶,8月6日,辉瑞宣布旗下三条减重GLP-1管线,包括口服小分子药物全部停止临床,宣布自研失败。事已至此,关于口服小分子与口服多肽孰优孰略的争论已经逐步明朗,我们认为口服小分子除了无需空腹服用和部分品种生产成本低之外,(备注Orforglipron的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不低),在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未来多用途应用上已经完败口服多肽。
数据对比:
Orforglipron 72周 11.2%VS 司美格鲁肽片 68周 17.4%,50mg剂量;司美格鲁肽片 64周 13.6% 25mg剂量;
因此,在口服司美吸收利用度很低(0.7%)情况下,口服小分子Orforglipron 都未达到口服司美的疗效,而在耐受性、安全性、适应症拓展上,口服小分子均不如口服多肽。
口服司美格鲁肽VS口服BGM0504:
根据目前有公开信息,口服司美格鲁肽应用的是SNAC技术,通过胃部吸收,吸收利用度仅为0.4%-1%,平均值为0.7%,诺和诺德最新24年底重新进入3期临床的口服新剂型预计仅有1.5%左右;
口服BGM0504虽未有公开信息,笔者3/14日参加东吴医药大会,奥礼首席执行官有演讲听了下,他的专利技术是肠道吸收,保守估计生物利用度也是口服司美的几倍,最少3%的生物利用度,朱国广认为提高了十倍,边走边看吧,总之肯定比诺和诺德的胃部吸收技术好很多,我们预计504还拥有比司美更多的优势:504是双靶点,注射型2期数据(24周减重19.8%,15mg),远高于注射型司美(72周,13.7%,2.4mg);口服504应用奥礼专有递送技术,吸收利用度有望是口服司美的数倍。
综上总结:减肥赛道已经进入白热化,口服化+Amylin联用将是未来竞争的主战场,博瑞医药已经拥有了注射型BGM0504这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基础,叠加口服504以及国内第一、全球进度靠前的Amylin,我们相信BD出海只是时间问题,千亿市值值得期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