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市场围剿战开启:格力子品牌晶弘空调京东线上正式铺货

用户头像
佛系小资
 · 浙江  

@今日话题 @雪球达人秀

近年来,空调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今年空调的市场,小米的入局卷线上,美的凭借华凌品牌在中低端市场的快速扩张,抢占了大量份额;海尔的统帅品牌同样表现不俗,尤其在年轻消费群体中颇受欢迎。相比之下,格力虽然仍稳居高端市场龙头地位,但在中低端市场的份额正逐渐被竞争对手蚕食。

在前面的文章我也表达自己观点,目前这个市场大环境下消费不行,中高端市场被低价格市场所挤压,格力是要推出子母品牌,子品牌价格段必须要有。而且主战场必须选择线上渠道为主,线下辅助为主。格力晶弘上半年在工程机市场试水,或许只是行业剧变的开始。未来3年,空调市场或将呈现“两极分化”:高端市场拼技术溢价,低端市场拼成本控制。而能够在这两极间找到平衡点的品牌,才可能成为下一个周期的领跑者。

美的华凌美的集团的子品牌,主打年轻化设计和高性价比,依托美的强大的供应链体系,产品以低价、实用的功能和中高端配置(如美芝压缩机、电子膨胀阀等)吸引消费者,尤其在电商渠道表现突出。

海尔统帅海尔旗下的子品牌,定位为高性价比产品,注重乡镇市场渗透,借助海尔的服务网络和品牌影响力,提供基础功能齐全、价格亲民的空调产品,适合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奥克斯华蒜奥克斯旗下的子品牌,延续奥克斯的低价策略,专注于平价空调市场,以高性价比和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为特点,主要通过线上渠道和下沉市场销售。

TCL小白TCL推出的互联网子品牌,产品设计简洁,注重智能化功能和用户体验,价格相对亲民,适合追求时尚和便捷操作的年轻消费者。

长虹美菱长虹旗下的空调子品牌,结合长虹的技术和品牌资源,提供多样化的产品选择,涵盖不同价格段和功能需求,尤其在中低端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家用空调线上2100元以下的低端机型销量占比首次超过50%5,市场竞争加剧,价格下行压力大,格力坚持中高端定位的策略在此环境下承受较大压力

这些子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位和价格策略,与主品牌形成互补,共同应对市场竞争。而且子品牌的价格定位就是面对价格敏感性的客户群体。面对今年大环境下的消费降级,以及主流、年轻消费者中很多用户追求的“价格便宜、设计不错、品牌可靠”等新需求,大企业们纷纷推出旗下的互联网品牌,或子品牌正面“拼低价”。

在今年上半年三月份的时候,市场传出来格力子品牌“晶弘”空调将于近期正式上市,定位中低端市场,旨在应对美的海尔等子品牌的围攻晶弘空调现有资料来看,K1型号共有4款产品,挂机1匹和1.5匹,柜机2匹和3匹,上市时间大约在3月,产品定位工程机低端子品牌,主打基础功能省电和大风量。在经过快要半年在工程机市场的运行测试,我这几天关注到已经是向零售端市场铺货了,上几个月我在线下家电市场门店看到几款格力晶弘的空调上样,

这几天我发现在京东线上渠道看到晶弘空调的铺货预售。各大品牌的子品牌主攻线上各大平台和线下下沉至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市场,以低价争夺份额。

美的(华凌)、海尔(统帅)、海信(科龙)、奥克斯(华蒜)等品牌通过子品牌抢占下沉市场,包括今年的小米空调猛攻市场,线上渠道特别是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以“低价”论英雄。格力在中低端市场份额持续被挤压。晶弘空调的推出,既是格力对市场短板的补位,也是应对行业竞争的被动反击。

格力电器2025年半年报描述,家用空调市场竞争激烈,格力未覆盖的线上2100元以下低端机销量增长迅猛,占比首次超过50%,也解释了格力营收下降的原因。

我们从线上了解到,目前格力晶弘空调是在格力京东自营旗舰店上线的,但是我个人建议格力和晶弘品牌要在线上渠道分开独立运行,不要和格力主品牌一起同店铺销售。要独立自主运行销售,线下安装可以用格力安装工人员,运行销售要独立分开做。

目前晶弘空调的大一匹价格是1899元1.5匹价格是1999元2匹的柜机3983元 3匹的柜机4979元。这个价格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目前价格我看是没有国家补贴前的价格,但是目前补贴很少很大公司推出自己厂补价格了。但是和其他品牌相比看价格还是稍微高了一点,如果再下降50-100元或者是结合厂补一起下降200元,那么晶弘空调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有很大竞争力。毕竟不管是线下还是线上在2000元以下的空调客户人群对于价格非常的敏感性的,稍微差几十元钱可能就选择便宜的空调,我看周围的出租房今年都不少安装的空调,大部分选择tcl 华凌 奥克斯等这些品牌,特别今年热起来的时候,打工族他们都开始安装的空调,但是他们预算有限只能是下选择价格便宜的,然后有点品牌的空调。

京东晶弘空调页面宣传整机6年免费包修的,安装售后应该是用格力的销售后服务网点全国联保。格力遍布全国的售后网络和成熟的安装服务体系,也将为晶弘提供服务保障,弥补中小品牌、互联网品牌在服务覆盖上的短板。

目前主流品牌美的海尔他们都还是6年包修,格力子品牌晶弘空调选择使用6年包修政策没问题和行业一致性,在2000元价格以下的空调消费者最注重的是价格还是价格,完全是价格导向型的销售。

京东上现在华凌和小米跑量的机子成交价都在1500元左右,格力既然推出晶弘抢低端市场就和这些竞争,你现在成交价在2000元附近竞争力就大大减弱了,选择买这个价位的空调人群对价格都是比较敏感的,子品牌出来就是为了跑量抢市场的,但是也有可能这个价格端减少一些格力主品牌被美的抢一些客户。

目前看了一下京东空调销量(今日)排名前30名排行榜,格力美的(含子品牌)、海尔(含子品牌)、小米这四家公司的占比已经达到80%。这说明空调市场格局已经高度集中,典型的寡头垄断。

目前在京东格力晶弘空调的一共上架的8款式机型,然后还在预售抢购。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晶弘空调能够独立运营。这方面美的做得不错,子品牌单独互联网独立事业部运行,就是主打低端市场,但是不要和主品牌捆绑太深。

在这里向格力领导们提醒和建议,晶弘空调要利用好互联网思维去推广,比如和一些家电博主拆机博主宣传合作,他们需要什么产品配置零件配置,按照这些客户群体生产产品,再让这些家电博主装修博主推荐宣传。建议格力以及晶弘空调全系列的无线模块配置手机控制,一定要全部系列弄Wi-Fi 链接app,格力在互联网智能生态和智能家居app用户使用量远远不够。目前市场确实有这样稍微低端一些的需求,另外要占领用户心智,一批用不起格力的,格力要看到多方面需求,先把用户的心智占领了,后面就好办了。

所以强烈建议格力领导们不管是格力品牌还是晶弘品牌,要想在年轻消费市场的突围,建立独立设计语言与智能场景联动,Z世代却更愿意为设计美学与智能生态买单,单一品牌已难以通吃所有战场。一定是要定位年轻人市场,在线上市场对年轻人客户群体是关键性的提升作用。不仅在产品外观、智能等方面,还是在价格、营销创新方面如何打动年轻人都是不小的挑战。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品牌定位,如果格力主品牌中高端,子品牌晶弘中低端。那么空调冰箱洗衣机都统一起来,中高端产品的商标全部使用格力主品牌,中低端的空调冰箱洗衣机使用晶弘,品牌定位和多品类产品要匹配不能错位经营。

四季度特别是双11购物节,空调价格战会比较的厉害,头部血拼子品牌,下沉市场价格战一触即发。所以我猜测为什么格力子品牌要在京东线上推出来,上半年只是在工程机市场,前几个月一直在线下销售,到如今在线上零售端也铺货卖,子品牌一步一步慢慢验证铺货。其实说明白了,子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低价”头部企业子品牌的“内耗式竞争”可能导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一方面或可刺激中低端需求释放,帮助格力覆盖更广的市场;另一方面凭借格力自身供应链和渠道优势,或缓解价格战压力。

格力晶弘空调京东线上上是我昨天发现的,产品放在格力京东旗舰店里面。几天看到京东上宣传有调整变化,把“格力晶弘空调”改为“格力出品〞,小凉神原就有,主标题不突出“晶弘〞,突出“格力出品”

竞争主场已经从盲目的抢单拼实力,走向了中高端拼效率服务、中低端拼流量和数量,以及全部的品牌和产品都要拼用户的新阶段。子品牌大战的本质,是空调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厮杀”的必然结果。占领中低端市场的份额往往能够让销量数据变得漂亮,但高端机型往往能带来更高议价能力,也能够避免过度依赖降价促销策略,从而拉升毛利率。头部企业通过子品牌实现全价格带覆盖,这场混战终将检验企业的战略定力。

未来几年,空调市场竞争将逐渐由空调基本性能的竞争转变为空调制冷制热+服务+智能化+场景化等多维体验的竞争。行业竞争正式进入"母品牌技术赋能+子品牌灵活运营"的双轨制时代。$格力电器(SZ000651)$ $美的集团(SZ000333)$ $海尔智家(SH60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