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尼测试:中国RoHS强制时代的巨大政策边际变化

用户头像
再也不当小丑
 · 江苏  

政策的核心边际变化体现在标准强制性、管控范围、有害物质种类、检测要求

一.标准性质:从推荐性变为强制性

2027年8月1日起,所有电器电子产品必须达标,违规直接下架+3倍货值罚款,企业“被动送检”需求暴增;


二、管控物质:从6种扩至10种,新增4类邻苯二甲酸酯

旧版中国RoHS仅管控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6种物质;新国标新增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DEHP、BBP、DBP、DIBP),管控范围覆盖:


三、检测要求:统一方法+全链条拆分,合规成本上升(巨大增量)

1. 检测方法强制统一:旧版允许企业自主选择检测方法,新版强制采用GB/T 39560系列标准(等同国际IEC 62321),要求企业更新检测设备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如谱尼测试

单款产品检测费用从3000元增至8000元以上;

2. 全链条拆分测试:旧版仅要求成品级检测,新版要求“部件级拆分测试”(如手机需拆分成屏幕、主板、电池等单独检测),检测复杂度和频率显著提升。

四、管控范围:从“目录内12类产品”扩至全品类

旧版中国RoHS仅管控《达标管理目录》内的12类产品(如冰箱、空调、手机、电脑等);新版国标覆盖所有电器电子产品(包括充电桩、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兴品类),且明确要求“全生命周期管控”(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回收)。

五、国际接轨:豁免清单“瘦身”,与欧盟RoHS同步


旧版中国RoHS有39条豁免条款(如含铅玻璃、高熔点焊料等);新版豁免清单缩减至23条,取消16项豁免,与欧盟RoHS指令全面接轨,倒逼企业加速技术升级(如无铅焊接工艺替代)。


六丶市场报价的交叉验证


1. 第三方检测机构报价:商业检测机构(如谱尼测试、SGS)的公开报价显示,电子电气产品全项 10 项检测费用普遍在 5000-10000 元区间。例如,某民营检测机构对手机整机的全项检测报价为 8500 元,包含 10 种物质的分项测试与拆分服务费。

2. 细分产品案例:

POS 机检测:常规 6 项检测费用约 3000 元,新增 4 项邻苯检测后费用升至 8000 元;

儿童玩具检测:因材质复杂(塑料、涂料、金属件需分别检测),全项 10 项费用可达 10000-15000 元。

3. 行业媒体报道:财联社等权威财经媒体在解读新国标时,明确引用“单款产品检测费用从 3000 元涨至 8000 元”的行业数据,并指出费用增长源于检测项目扩围(从 6 项到 10 项)和技术要求升级(无损检测 + 化学分析双重验证)。

4.行业趋势:欧盟 RoHS 指令 2011/65/EU 实施后,全项检测费用从 2000 欧元(约 1.5 万元人民币)涨至 5000 欧元(约 3.5 万元人民币),涨幅超 175%。


个股:谱尼测试

谱尼测试:唯一“全资质+产能+客户”闭环的检测霸主

在政策重构的500亿检测蓝海中,谱尼测试是唯一同时具备三大核心壁垒的玩家:

1. 标准制定者=规则受益者

新国标由60余家单位联合研制,谱尼测试是唯一参与的上市检测机构!

率先通过GB/T 39560全项资质(等同国际IEC 62321),10种有害物质检测能力全覆盖;

独家掌握“部件级拆分测试”技术(如手机拆分为20+组件单独检测),合规效率甩同行3条街。

2. 产能碾压:30+实验室构建“全国检测网”

在全国布局32家实验室,可实现48小时出具检测报告(同行平均7天),完美匹配企业“赶工上市”需求;

2025年Q2电子检测业务单季盈利(同比扭亏+30%),产能利用率已超80%,政策催化下随时满产。

3. 客户绑定:华为/苹果供应链“深度锁单”

服务华为、苹果比亚迪等200+头部电子企业,占全球Top100电子品牌的60%;

新国标下,企业需“全周期送检”(从原材料到成品),谱尼凭借“一站式检测方案”,单客户年贡献从50万→200万。


业绩弹性测算:3年10倍,

市场规模爆炸:2027年电子有害物质检测市场突破500亿元(政策前仅150亿),复合增速超50%。

市占率飙升逻辑:

强制时代行业加速集中:小机构因资质/产能不足被淘汰,谱尼市占率从0.3%→5%(保守);

单客收入暴增:从单款3000元→8000元,叠加“全周期检测”(年检测2次→4次),客单价翻3倍。


结语:当政策强制、技术壁垒、客户垄断三大逻辑共振,谱尼测试正站在500亿检测蓝海的爆发起点。那些还在质疑“检测股能否走牛”的人,或许忘了——2018年欧盟RoHS升级时,Eurofins(欧洲检测龙头)3年涨了10倍。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这一次,轮到中国的“谱尼时刻”!

$谱尼测试(SZ30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