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TOGO多哥
 · 福建  

$*ST亿通(SZ300211)$ 华米科技与亿通(4)

华米科技创新高了,前文说过,50有可能充分体现了市场对其成长性的预估,主要的认知分歧在于认为其是否符合黄汪总所述:这是一个成长加速的开始,还是只是一个回归正常估值水平的反弹,而且未来的市场规模空间不大且面临更多的强力竞争对手。

我个人非常喜欢黄汪总这种的持续创业者,其实他是第一个搞出PAD的人,只不过半年后苹果的PAD横空出世,所以公司又挂了。如果贪图安逸的话,当初就应该呆在华为,而不是出来持续创业,持续失败。但是在持续失败的过程中,他和投资人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所以又转型做了手环,而这个手环被一个投资人带给雷军总看了,然后才有今天的华米,而这个公司当初的品牌就是“智器”,所以这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或者说,一个小号的雷军总,的确他的发布会和演讲风格都很类似雷军总。

黄汪总的微博是170万粉,而华米的官微只有30万粉,当然雷军总是2670万粉。在2023年以前,黄汪总是非常喜欢在微博发言的,而23年中之后就没有了。在23年之前,主要是剧透华米的经营进展,包括聘请的科学家,即将上市的新品,以及销量冲顶数据(当时手环规模第一,占全市场35%)。

21年有一个比较重磅的长文,华米为什么走“芯”路,解释了苹果和华为自研芯片的逻辑,因为后期技术适配的原因,它们产品的设计性能参数是与普通版本不可兼容的,即使是定制版本也不太行(因为后期的最好策略是随着用户的反馈进行即期的固件修改,而定制时无法充分考虑到全部的设计布局),所以在理想的产商就是走自研芯片,但这条路并不好走,比如苹果在A8以前的性价比也是不怎么样的。我个人猜测,他当时发这个长文,是因为黄山2在当时的GTR2和GTS2已经搭载,但负面评价较多,主要是卡顿和连接数据缺失,此时公司已经投入十个亿以上了,所以需要坚定信心继续自研之路;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去小米化,导致解聘了大量的工程师(当时开支了千万美元以上的费用,因为小米代工和自研的是两种不同的技术路径),同时导致设备维护能力的大幅下降,当时的微博评论里面有不少是转为黑粉的用户吐槽对设备的维护,这对于其微博形象是非常不利的。

为何微博不再活跃,AI对此问题的解释给了以下答案。

专业化沟通: 随着 Amazfit 品牌的成熟和全球化,公司沟通策略逐渐从依靠创始人个人影响力的阶段,转向依赖官方公告、投资者关系会议正式新闻稿。这确保了对外信息传递的严谨性和统一性。

全球市场聚焦: 微博主要面向中国内地市场。华米科技的增长和战略重点日益偏向广阔的国际市场。高管的对外时间会更多地分配给国际投资者、合作伙伴和全球科技大会,这些活动不会在微博上形成大量内容。

所以,基于上述历史路径,可以简要判断其在一些重大的经营决策上的思路,

比如亿通的私有化问题。

其实24年跌到退市线时是最好的私有化窗口,当时总市值只7600万美元,价格大约是0.77,交易所给你一个窗口期恢复到1美元以上,否则退市,而此时公司的现金都有1.3亿美元,无须什么合肥国资委助力,自己都能够完成私有化。

此时黄汪总在电话会议上的表述是:1.维持美股的长期上市地位,对于国际化经营是有利的。

2.会进行反向拆股(后面是4股合1股),维持在面值以上以达到交易所要求,而不会做退市或私有化处理

3.加速原有的2000万美元的回购额度的使用,来维持市场活跃

4.呼吁长期投资者和公司共同渡过艰难时期,公司处于显著的低估阶段,但经营经过努力会有较大改善。

所以,基于上述表述,即可预测当前或未来的私有化概率几乎为0。原因很简单,一个在长征最艰苦阶段坚定相信,星星之火必将燎原的革命者,在走到延安之后,是绝不可能投降的;如果只是为了到资本市场套现赚几十个亿,那么显然应该在7600万之时开启私有化窗口,而黄汪总是一个早就脱离了此种低级趣味的人,今天已经达到8亿美元就更不现实了。

昨天,量化科学家做了一期新节目,展示他收到的华米科技的最新款HELIO STARP的概念产品,简单地说就是,原来99的HELIO STARP,要多买一个19美元的二头肌带,然后在从事一些运动时,把传感器拆下来再装到二头肌带内,操作上比较麻烦。而这个新款实现了一个传感器可移动的工业设计,直接调整外围的表带即可变形为一个二头肌带,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从而获得测评者的赞赏。

我猜测它的价格可能在99至130之间,因为本次表带使用了一种更舒适的透气材料(这也是原来部分人吐槽的,戴久了不舒服,因为传感器要贴合皮肤)。

我们知道,HELIO STARP在推出以后快速成为爆款,但是公司的反应速度并没有因为巨大的商业成功而固步自封,他一方面是在重组供应链适应销售的新形势,一方面积极因应客户的反馈,迅速做出新的工业设计方案,这实际上会延长HELIO STARP的销售周期。

目前T-REX3PRO的首月销售数据已出,就是原来预测的500+的量级,亚马逊排名202位,评分继续上行达到4.85,这种属于比较受欢迎,但只是二线水平。可以对比的竞品是309美元的苹果S10,目前排品类第2,月销5000+;而国内的户外表询问比较多的竞品,比如2025.08.20推出的COROS NOMAD ,349美元,排在男子智能手表第54位,月销售50+,还远未够班。

个人预测399的T3PRO随着44口径于本月25号推出,后期可能还会提升一些,但最终成绩可能是略超REX3,月销售700至800+有可能,挑战1000+有点困难,但这个应该算符合或略超华米的预期。其实这个领域就是越贵的玩意儿销量越低,比如1199的佳明F8,销量100+就算很不错了,所以它能够略超279的上代产品REX3,其实就算能打了。

至于对华米科技的影响,HELIO STARP的毛利率据称也在40%以上,所以爆量对于提升全年毛利也是有利的,按照此趋势,Q4还会大爆,因为Q3很多区域本身就是断断续续上货的,国内至8月底才有销售。目前它的HYROX 版本在全球也未发售,当时仅给赛事中的部分运动员提供了测试版本,而作为唯一支持HYROX 运动的手环,此项新兴运动在全球已经有50万人参与,基本盘也还是大有人在的。

这其实也给一部分投资者提供了新的估值理由,因为HELIO STARO(月销量3000+)作为有力挑战WHOOP 5.0(月销量200+)的一款设备,它实际上在严重撬动后者的利基市场,而WHOOP的估值却是30亿美元。

对于亿通科技,HELIO STARP和T-REX3PRO都是一个黄山3+传感器的配置,但前者的销售量是后者的六倍以上,所以HELIO STARP的后期销量是一个权重极高的决定性变量。其实我前面有归纳过当前配置黄山3的主力产品线,它们的亚马逊月销量分别如下:

BIP6 4000+

HELIO STARP 3000+

ACTIVE2 1000+

BALANCE2 300+

REX3 400+

REX3PRO 500+

即所有产品Q3的月销量累加是9200,而HELIO STARP当前在断货形态下为3000。以预期Q4的供应链恢复,同时推出新款及HYROX 版本等因素,HELIO STARP届时能够上到4000或5000的量级为前提,那么因为HELIO STARP和BALANCE2是在6月24号才上市的,R3PRO在9月5号上市,即Q2以前的传感器+黄山3芯片供应值约为5400,Q3供应值为9200;Q4供应值为10200或11200(不考虑营收,仅考虑芯片+传感器的供应数量),所以HELIO STARP是最大的贡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