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上海的高中同学有一次聚会,选在大家都比较方便的淮海路k11中餐店,整个大厅就我们一桌,临走的时候才来了三位客人,所以我们就当包房用了,说话也不用顾及其他人。
一年一聚,大家谈谈各自单位在过去一年的情况。
有位同学在美资企业做生产管理,关税问题对他们还是有影响的,他们主要生产医用成人护理用品,产品全部销往美国,在美国没有护工,所有的护理工作由护士完成,这些护理用品可以大大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比如防疥疮床垫,一个病人用一次,耗量很大。
由于关税问题,总部想把公司迁到东南亚,但这会危及国内的管理层和员工,由于国内公司掌握生产技术和国内有成熟的产业链,一时半会还搬不出去,时间长了,有可能产业链也会引到东南亚,这是我们做实体经济最害怕的。
他们的管理人员也想把产品转内需,面临两个困难,一.国内市场非常难打开,尤其是医院和养老院,护理理念不一样,二.国内的代理人年近70,没有开拓精神,不适应国内市场的开发。
昨天也来了一位在杭州做外贸的同学,大家自然对他很关心,他来上海国展参观婴童产品展,这次贸易战他基本没有受到影响,他做婴童产品贸易,主要客户在中东,那里有多年的老客户关系一直维持的不错,在如果是新的贸易公司很难打进去。中东的利润没有欧美好,但还能维持生意。他现在每年冬天都在沙特过,那里冬天20几度,比较舒适。
他讲08年以后外贸就开始走下坡路,现在更明显。
做高端箱子的同学,依然在坚持,国内市场依靠平台和网红,实体企业还是比较艰辛的,她公司的管理比较正规化,她爱学习,希望她的企业能做好。
做工业软件设计的同学日子过得还可以,一些外资软件的撤离给他带来了商机,工业软件每个企业都不一样,用惯了一般都不会换软件,他的客户比较稳定。
我是从事设计工作的,我告诉他们,设计企业的龙头华建集团今年新的设计合同比下滑44%,华建是设计院是最前沿的,它的合同减少,意味着以后建设量也是大幅减少,整个产业链日子依然不好过,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
一个好的现象,我们同学年纪也都不小了,他们把企业的担子压给了年轻人,年轻人有动力去冲,这也算是一种希望吧。$格力电器(SZ000651)$ $百济神州-U(SH68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