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用户头像
林峰77
 · 广东  

$信息发展(SZ300469)$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着才是真正的智慧。

8 月 6 号,国联民生发布了信发近几年来的第一份研报。

标题一目了然:重卡、北斗、保险、数据要素。四个词,串起了整个行业的全景,而能同时把这四个词落到业务上的,全市场只有一个标的。

这份研报写得很细,大部分引用了公司的公开内容。但很多球友不是白名单用户,今天我就用自己的话,帮大家拆开讲一讲。

左手装车,右手保险

研报的第一段就下了结论:

“在国家北斗规模化应用终端装机与补贴机制的推动下,‘北斗+重卡’产业链已形成从政策驱动到数据变现的完整闭环路径。”

这句话很关键,它正好解释了信息发展的双手:一手抓装车,一手抓保险公司。

不过,这份研报是汽车行业的研究员写的,所以更多是从“汽车逻辑”切入。但如果换到互联网行业的视角,比如滴滴、美团,他们的获客靠的是红包和补贴,换句话说,就是用钱砸出来的“获客成本”。

而信发不同——它的获客是靠政策强制,而且不仅没成本,还有利润。重卡需求在基建周期里是上升的,工程越多,重卡市场越大,装车的空间也就越大。最近外面也有很多大的基建项目,我们就不提了,在这个时期里没必要蹭热度。

但光有“车”还不够,另一端保险公司的闭环同样重要,否则就只是汽车逻辑里的“获客”,缺乏长期变现的价值。

研报很快切入了行业的核心矛盾:

“重卡保险现状:上险难、赔付率高,供需失衡严重。”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信息不对称,还伴随着一种被称为“统筹互助”的灰色机制——它本来是大型运输企业内部互保互助的自建制度,但因为缺乏监管,一旦放开运营,就有人卷款跑路、赔付无保障。

正规保险公司一方面被监管要求“应保尽保”,另一方面又因为赔付率高,被迫用各种方式“变相劝退”高风险客户:加附加费、缩网点、甚至系统故障。

这种结构性矛盾,决定了行业迫切需要一个稳定、可持续的风险治理机制,而信息发展的模式,正好补上了这个缺口。

研报里还提到了美国一家上市公司——Lemonade,同样是基于“数据+保险”的模式,市值在 200 亿以上。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参照,说明资本市场是认可这种“数据驱动保险闭环”的商业逻辑的,而信发是远远被低估的。

在保险环节,信息发展的定位非常明确:

“险前、险中、险后全覆盖,北斗有望助力重卡保险实现闭环式降赔。”

这个概念我之前也说过,今天就不展开了。总之,闭环不是空话,它是靠装机期沉淀数据,再在数据要素交易中持续变现。

让更多人理解

这些逻辑,其实熟悉信发的朋友早已清楚。但研报的意义在于——让更多大机构理解。

过去,险资对这个逻辑是天然亲近的,但很多大型公募基金因为公司还在亏损期,只能象征性配置一些仓位,没法重仓。

这次有了券商研报的背书,基金经理们会更有底气去解释这个逻辑,从“可以配一点”变成“可以买多一点”。

所以在投资建议部分,研报直接点出了:

“装机基础逐步夯实后,数据要素交易空间有望打开,‘北斗+数据’平台在风险识别、动态定价、智能理赔等保险场景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建议关注深耕北斗规模化应用、已形成装机至数据变现闭环的信息发展。”

因为在这个赛道里,确实——没有第二个标的。

这几天也很热闹,如标题,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的人上车有没有意义,“知道”的人就算是知道了也不要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