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 Holdings plc,简称RR)、劳斯莱斯汽车(Rolls-Royce Motor Cars)和MTU Aero Engines / MTU Friedrichshafen(简称MTU)之间的关系及历史渊源。需要特别注意中文译名带来的混淆:
1.罗尔斯·罗伊斯(Rolls-Royce Holdings plc):
这是核心主体。1906年由查尔斯·罗尔斯和亨利·罗伊斯创立,最初既生产豪华汽车,也涉足航空发动机(始于1914年)。
二战后,航空发动机业务迅速发展成为核心支柱。
1971年:公司因开发RB211航空发动机陷入严重财务危机,被英国政府国有化。
1973年:作为重组的一部分,汽车业务(劳斯莱斯和宾利品牌)被剥离,成立了一家独立的公司:Rolls-Royce Motors Holdings Ltd。 从此,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专注于航空、船舶和能源领域的动力系统(航空发动机、船用推进系统、发电设备等)。
1987年: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专注于动力系统)被私有化。
此后,该公司通过一系列收购和重组,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航空发动机和动力系统供应商之一,业务涵盖民用航空、军用航空、船舶和能源领域。
2.劳斯莱斯汽车(Rolls-Royce Motor Cars):
这就是1973年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剥离出来的豪华汽车业务。
1980年:Rolls-Royce Motors被维克斯集团(Vickers plc) 收购。
1998年:维克斯集团决定出售Rolls-Royce Motors。引发大众集团(Volkswagen AG)和宝马集团(BMW AG)的竞购战。
关键点: 宝马集团当时已经是罗尔斯·罗伊斯航空发动机公司(Rolls-Royce plc)的重要合作伙伴,为其提供小型航空发动机技术,并拥有劳斯莱斯品牌名称和徽标在汽车领域的授权使用权(该授权协议在2003年到期)。罗尔斯·罗伊斯航空发动机公司(RR plc)本身不生产汽车,但拥有品牌授权权。
1998年交易结果:
大众集团支付巨资收购了维克斯旗下的Rolls-Royce Motors工厂、宾利品牌以及劳斯莱斯品牌到2003年1月1日的短期使用权。
宝马集团则通过与罗尔斯·罗伊斯航空发动机公司(RR plc)达成协议,获得了从2003年1月1日起独家永久使用劳斯莱斯品牌名称和徽标于汽车产品的权利。
1998-2002年:大众在克鲁工厂同时生产宾利和劳斯莱斯汽车(使用劳斯莱斯品牌名)。
2003年1月1日:劳斯莱斯品牌使用权正式转移给宝马。宝马集团在英国古德伍德建立了全新的劳斯莱斯汽车工厂,开始生产现代劳斯莱斯豪华汽车(如幻影)。大众集团则完全拥有并专注于发展宾利品牌。
现状: 劳斯莱斯汽车是宝马集团(BMW AG) 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与罗尔斯·罗伊斯航空发动机公司(Rolls-Royce Holdings plc)没有任何股权或经营上的关系,仅共享一个历史渊源深厚的品牌名称(但使用权由宝马永久买断)。
3.MTU Aero Engines / MTU Friedrichshafen:
起源: MTU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德国的发动机制造商,如宝马(BMW Flugmotorenbau,二战航空发动机)和曼恩(MAN)。二战后,这些资产被重组。
1960年代: 前身之一是曼恩涡轮机公司(Motoren-und Turbinen-Union Friedrichshafen GmbH),由梅赛德斯-奔驰发动机部门和曼恩的涡轮机部门合并而成。
1985年: 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 AG)收购了MTU的大部分股权,使其成为其子公司。此时的MTU业务包括航空发动机(军民用维护、大修、部分研发制造)和柴油发动机(高速大功率)。
与罗尔斯·罗伊斯(RR plc)的关系建立:
1989年: 戴姆勒-奔驰航空航天公司(DASA,整合了MTU航空业务)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R plc)成立合资公司:宝马-罗罗公司(最初为40% RR, 40% BMW, 20% MAN,后调整),专注于BR700系列发动机。MTU在其中占有份额(作为DASA的一部分)。
1990年: 罗尔斯·罗伊斯(RR plc)和戴姆勒-奔驰集团(拥有MTU)合资成立了MTU Maintenance(维护业务)。
最关键的一步:2000年 (交易完成于2001年初): 戴姆勒-奔驰集团(此时已与克莱斯勒合并为戴姆勒克莱斯勒)决定专注于汽车核心业务。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R plc)收购了戴姆勒克莱斯勒持有的MTU Friedrichshafen GmbH(包含航空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业务)的主要股权(最初约50%多,后逐步增持至完全拥有)。
2003年: 罗尔斯·罗伊斯将收购来的MTU航空发动机业务与自身原有的德国业务(如发动机控制系统)整合,成立了罗尔斯·罗伊斯德国公司(Rolls-Royce Deutschland Ltd & Co KG),总部在达勒维茨,MTU Friedrichshafen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同时,MTU品牌作为卓越工程能力的象征得以保留,特别是在军用发动机和工业燃气轮机领域。
2006年: 罗尔斯·罗伊斯将MTU旗下的高速柴油机业务(MTU Friedrichshafen - 非航空部分)出售给了美国卡特彼勒公司(Caterpillar Inc.)。自此,MTU Friedrichshafen GmbH成为卡特彼勒旗下子公司,专注于高速柴油机和分布式能源系统(船用、发电、铁路等),与航空无关。 它现在常被称为“MTU发动机”或“罗罗动力系统MTU解决方案”(在卡特彼勒体系内)。
MTU Aero Engines AG:
2003年: 在罗尔斯·罗伊斯收购MTU航空业务的同时,戴姆勒克莱斯勒保留了MTU Maintenance Hannover GmbH(维护业务)的股份(后于2005年出售给汉莎航空技术)。
更重要的是,戴姆勒克莱斯勒将剩余的航空发动机业务(主要是慕尼黑的研发、制造核心能力)剥离出来,于2003年成立了独立的、在慕尼黑上市的MTU Aero Engines AG。
现状:
MTU Aero Engines AG(慕尼黑) 是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它与罗尔斯·罗伊斯(RR plc)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和供应商关系(例如参与RR的遄达XWB、珠峰等发动机项目,提供高压压气机、低压涡轮等核心模块),但不再是罗尔斯·罗伊斯的子公司。它也是普惠(PW1000G齿轮传动发动机)、GE等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
Rolls-Royce Power Systems AG (前身为 MTU Friedrichshafen GmbH - 柴油机部分) 是卡特彼勒旗下子公司,专注于柴油和燃气动力系统(船用、发电、工业等),使用MTU品牌。
Rolls-Royce Deutschland (包含原MTU Friedrichshafen的航空业务遗产) 是罗尔斯·罗伊斯集团(RR plc) 的全资子公司,是其航空发动机业务(特别是军用发动机)的核心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在集团内部仍常被称为“MTU”,尤其是在军用项目(如欧洲战斗机EJ200发动机)中。
总结关系与渊源:
罗尔斯·罗伊斯(RR plc)与劳斯莱斯汽车:
历史渊源: 同根同源,1906-1971年是同一家公司。
现状: 完全分离,毫无股权关系。
RR plc: 世界领先的航空、船舶、能源动力系统集团。
劳斯莱斯汽车: 宝马集团旗下的超豪华汽车制造商。宝马拥有劳斯莱斯汽车品牌的永久独家使用权。
罗尔斯·罗伊斯(RR plc)与MTU:
历史渊源: MTU(Friedrichshafen)曾是戴姆勒集团旗下的重要发动机制造商(航空+柴油)。
关键事件: 2000/2001年,RR plc收购了戴姆勒克莱斯勒持有的MTU Friedrichshafen GmbH(含航空和柴油业务)的主要股权。
现状(航空部分):
RR plc将收购的MTU航空业务整合为其德国核心能力中心(Rolls-Royce Deutschland),该部分是其全资子公司,在集团内部常被称为“MTU”,尤其是在军用领域。
独立的 MTU Aero Engines AG (慕尼黑) 是 RR plc 的重要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但不是子公司。
现状(柴油机部分): 2006年被RR plc出售给卡特彼勒,现为Rolls-Royce Power Systems AG (卡特彼勒子公司),使用MTU品牌,与航空无关,与RR plc也无股权关系。
劳斯莱斯汽车与MTU: 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劳斯莱斯汽车属于宝马,MTU的不同部分分属RR plc(航空)、独立上市公司(航空合作方)和卡特彼勒(柴油)。
简单来说:
劳斯莱斯汽车现在只属于宝马,和造飞机发动机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没关系了。
造飞机发动机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R plc)在2001年收购了MTU的核心航空发动机业务,现在是它的德国分部(军用发动机核心基地)。
独立的MTU航空发动机公司(慕尼黑)是上市公司,和罗尔斯·罗伊斯是紧密合作伙伴(比如参与造空客A350的发动机),但不是它的下属。
MTU品牌的柴油发动机业务属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和航空、劳斯莱斯汽车都没关联。
理解这些关系的关键在于:
1973年汽车业务的剥离(RR plc 与 劳斯莱斯汽车分离)。
2000/2001年 RR plc 对 MTU (Friedrichshafen) 核心业务的收购与整合。
2003年独立上市的 MTU Aero Engines AG (慕尼黑) 的成立。
2006年柴油机业务出售给卡特彼勒。
本文由 AI 生成,内容仅供参考,请仔细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