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行业景气度提升与公司业绩驱动因素探讨

用户头像
白熊2025
 · 福建  

新能源里面,近期固态、储能在科技股调整的时候表现比较亮眼,早盘风电表现较强。日内吉鑫科技嘉泽新能二板,明阳智能涨停、20cm威力传动涨停。日线上看大金重工金风科技东方电缆等行业中军趋势较强,新强联、大金重工、中际联合等半年报业绩暴增,有的来到历史最佳的位置,股价则距离历史最高还有极大的差距。

从市场环境上看,科技股调整之时,资金流动到其他相对低位的板块进行补涨,近日风电板块上涨的由头应该有两个:一个是,伍德麦肯兹最新发布的《全球风电市场展望更新: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提到,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即将迈入高速增长期的蓝图。报告预测,未来10年全球风电市场将实现阶梯式增长,未来5年,全球年均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将稳定在170GW以上;2028后,增长节奏进一步加快,2034年将迎来单年新增200GW的峰值。短期上看,2025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将创下170GW的历史新高,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度新增装机容量有望突破70GW,环比增长13%。

另一个是传闻十五五的海风规划可能实施100GW,再加100GW储备,合计200GW,目前海风装机量才40GW左右。

市场当前行情还是以科技为主,风电处在科技调整的时候见缝插针间歇性的拉升阶段,虽然今天风电冲高回落的多一些,但是这些利润暴增的公司根据研究报告和政策指引还会更高,能不能走出大主升还说不上来,先复习一下产业链知识。

风电大致可以分为,海上风电和陆地风电

海上风电普遍单台装机功率大于陆地风电,并且靠近用电地,可以就近消纳,陆地风电需要搭配特高压输电将发出的点运送到较远的地方进行消纳,同时海上风力较大、利用小时数长,建设难度大,投资高,电价高等因素,所以海上风电相关的不但增速远高于陆风,而且利润率较大。

产业链大致印象可以参考2023年的这张图

根据上图,可以大致划分出来,风电行业,上游零部件、中游整机、下游运营。

主机零部件毛利更高,整机毛利相对低,不过国内机构推主机厂的多一些,国外的机构推零部件的多一些,前者认为主机厂的议价能力高,后者则认为零部件厂的议价能力强。塔筒有比较强的区域属性,工厂的位置应该靠近港口方便运输,靠近当地重点发展海上风电的省份,比如做塔筒的大金重工拥有蓬莱、唐山、盘锦等自有深水码头基地同时积极扩展海外业务并手持海外百亿订单,在广东做整机的明阳智能也会更多获得广东省的支持。2025年报高增长的新强联在轴承上发展良好的同时在齿轮箱上有所突破。也有根据市场选择连板的吉鑫科技

产业链小表格上可以参照

2025年上半年,风电行业营收和利润都增长的公司选取,新强联大金重工金风科技海力风电金雷股份进行分析。

(1)新强联,净利润同比+496%,营收同比+109%。业绩增长驱动因素是,高毛利的TRB(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放量,实现国产替代。实现锻件、滚动体自供、规模化生产摊薄成本,毛利率大幅提升。受益国内风电抢装潮及大兆瓦风机趋势,订单激增。

(2)大金重工,净利润同比+214%,营收同比+109%。业绩增长驱动因素是,欧洲市场交付量大幅提升,海外收入占比近8成。交付模式从离岸转为到岸,提供一站式服务,毛利率提升。建设自有特种运输船队,深化全球供应链优势。

(3)金风科技,净利润同比+4%,营收同比+41%。业绩增长驱动因素是,行业价格战缓和,中标价格企稳回升,风机毛利同比改善。海外订单快速增长。在手订单充沛,大兆瓦机组及海外订单占比提升。

(4)海力风电,净利润同比+90%,营收同比+461%。业绩增长驱动因素是,用海审批、航道协调等问题在上半年得到有效解决,积压项目快速释放。海上风电进入大规模开发和建设期。

(5)金雷股份,净利润同比+153%,营收同比+80%。业绩增长驱动因素是,铸造业务放量,产能释放。行业“反内卷”,毛利改善。规模效应下费用率下降。

业绩增长的几个公司,大多提到了海上风电和出海,以及行业反内卷初见成效,风机招标价格上行,带动行业毛利上行。

股价表现最好的大金重工,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是出海,股价最接近历史高点的时候,可以看出来海外出口目前最受市场认可。

业绩增长最显著的新强联,业绩创历史最佳,股价从最低价上来涨了有200%,但离历史最高价只有三分之一,除了TRB轴承占比提升外,齿轮箱轴承上半年实现小批量出货,放量后打开新的增长。

后面走产业链预期的话,风电的预估建设量已经被研究的明明白白,就是看产业链涨价、出口增加、国产替代率提升等等。能不能涨起来除了政策的执行,更依赖行业周期之下的量价齐升,彻底破除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