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兰仪表(SZ301303)$ 如果未来市场比较悲观,有下跌的空间,我觉得这类的仪表仪器类公司,是可以作为防御性配置的股票。
真兰仪表的主营业务为燃气和水计量仪表及配套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聚焦于智能燃气计量管理、用气安全、在线监测、结算收费等完整解决方案的提供16。
全产业链模式:公司形成了从模具开发与生产、零部件制造、软件开发、智能模块与超声波核心计量模组研发与生产,到计量仪表整机自动化装配的全产业链业务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控制产品质量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高效利用原材料、设备和人力资源135。
研发模式:利用上海、北京、西安三地的人才优势,建立有研发中心,构建 “三位一体” 的研发体系,共同完成产品研发,以适应能源转型及物联网等技术发展趋势,推动相关技术在燃气行业的应用13。
客户合作模式:注重与客户长期合作,通过与国内大型燃气运营商合资设立公司等方式,提供高品质产品和专业服务,持续入围国内五大燃气集团的燃气表与流量计合格供应商目录,积极参与客户项目研发和实施6。
燃气表:民用燃气表:如基于窄带物联网、采用无线通讯的智能民用燃气表,可实现居民用户用气数据智能计量及传输,消费自助化、便捷化7。
工商业燃气表:可为客户提供多款量程、性能、型号的选择,是燃气公司对工商业用户进行管理和远程监控的理想选择7。
水表:包括 DN15-DN300 口径各类智能水表、超声波水表等1。
流量计:
气体流量计:自主研发的气体流量计系列,采取多种计量模式,集精准计量、数据交互、远程阀控等功能于一体,如 ZYL 系列气体腰轮流量计,准确度 1.0 级,量程比最高可达 260:1,具有多种先进技术和功能保障计量准确与安全7。
超声波流量计等其他类型流量计也在其产品范围内1。
智慧燃气云平台:iGasLink 智慧燃气云平台,集数据采集、云营收、云报装、云安检、云工单、云巡检系统、呼叫中心、数据分析等为一体,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智慧燃气云平台解决方案7。
其他配套产品:如不锈钢波纹管等,具有选材优、寿命长、工艺精湛、安全可靠等特点,还有报警器等产品,部分燃气表可与报警器配对实现联动功能7。
像这类的公司,报表上有几个鲜明的特点:
1、客户集中度一般较高。公司的销售一般是采用的招投标方式。要入围几大集团,需要市场开拓人员有极强的行业背景,同时销售费用低不了,目前看基本超过收入的10%:
2、由于客户基本属于垄断性质,因此中标后,产品的毛利率还算不错,会比一般的生产型企业的20%左右的毛利高。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接近40%。
3、由于在产业链上的地位较低,因此公司存在着大量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大了后,利润表的信用减值损失就不少,一旦出现账期的跨期,要计提的金额就少不了。
4、与第三条挂钩,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一定是小于净利润的,收现的金额少。
但我们看公司,报表相对健康,账面上是真有钱,因此如果熊市时,是可以作为防御性标的。
那我们看一下公司这几年的营收增长情况:
让AI介入,看一看企业未来的增长潜力:
结合 2019-2024 年的营收数据及行业动态,真兰仪表的营业收入增长逻辑和未来潜力可从以下维度展开分析:
国家政策对燃气行业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23-2024 年,发改委安排超 4700 亿元资金支持城市燃气管道改造,明确未来五年全国燃气、供排水等管网改造需求达 60 万公里,投资总需求约 4 万亿元。这直接拉动了智能燃气表更换需求。以蕲春县 2024 年燃气改造项目为例,明确要求普通机械表置换为物联网智能表,这类政策推动公司智能燃气表收入从 2020 年的 3.5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约 7.3 亿元(估算值),占营收比重从 41% 提升至 48.6%。
公司构建了从模具开发到整机装配的全产业链能力,2024 年研发投入达 1.05 亿元(占营收 6.99%),完成带温度压力补偿的智能燃气表、NB-IoT 智能水表等关键项目研发16。这种技术优势使其智能燃气表在五大燃气集团招标中持续入围,2024 年内销收入 12.84 亿元(占比 85.5%),较 2019 年增长 103%。同时,超声波流量计等高端产品毛利率超过 45%,显著高于传统膜式燃气表。
国际市场:2024 年外销收入 2.17 亿元,同比激增 61.65%,主要得益于获得欧盟 MID 认证、巴西 INMETRO 认证等国际资质,产品进入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1。新业务拓展:2024 年新增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 5900 万元,并与株洲高新区签约建设年产值 1.8 亿元的生产基地1819,同时通过合资公司切入水表领域,形成燃气表、水表、汽车部件三大业务矩阵。
通过与苏州燃气等大型运营商成立合资公司(如 2024 年与苏燃集团设立苏州真兰,持股 33%)1516,公司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到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角色升级。这类合作模式不仅保障订单稳定性,还能参与客户项目早期研发,2024 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稳定在 35% 左右。
存量替换需求:国内燃气表年需求量约 4000 万台,其中智能表渗透率从 2020 年的 55% 提升至 2024 年的 78%,但距离发达国家 90% 的水平仍有空间。按每台智能表均价 2000 元计算,存量替换市场规模超 150 亿元。
国际市场增量:全球智能仪表市场规模预计 2024 年达 450 亿美元,年增 15%。真兰仪表目前外销占比仅 14.5%,若能通过海外建厂(如计划中的东南亚基地)将成本降低 10-15%,有望在 3 年内将外销占比提升至 25%。
新业务协同效应:水表业务借助 ZENNER 品牌 120 年技术积累,2024 年已实现小批量供货,预计 2025 年收入突破 1 亿元;汽车零部件业务聚焦新能源汽车传感器,与宁德时代等企业合作开发项目,2026 年有望贡献 3 亿元收入。
竞争加剧:威星智能、金卡智能等对手在 NB-IoT 燃气表领域加速布局,2024 年行业平均价格同比下降 8%,公司智能表毛利率从 48% 降至 45%。
原材料波动:钢材占生产成本比重约 30%,2024 年虽因价格稳定未做套期保值,但 2025 年若钢价上涨 10%,将侵蚀约 4000 万元利润17。
应收账款风险:2024 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 68 天延长至 82 天,金额达 4.2 亿元,需关注燃气集团回款周期延长带来的现金流压力。
乐观情景:政策支持力度超预期,智能表渗透率突破 85%,国际市场拓展顺利,预计营收增速 12-15%。
中性情景: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温和上涨,增速维持 8-10%。
悲观情景:宏观经济下行导致燃气改造项目延期,增速降至 5% 以下。
核心逻辑:燃气表市场逐步饱和,增长依赖水表和汽车部件业务放量。若汽车部件业务达产后贡献 1.8 亿元收入,且水表业务占比提升至 15%,整体增速有望维持 6-8%。
综合判断:未来 3 年公司营收增长率区间为7%-12%,2025 年预计营收 16.5-16.8 亿元。投资者需重点关注智能表招标价格走势、国际市场拓展进度及新业务产能释放节奏。
值得关注一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