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美股和数字货币相关的股票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1. 金库股
从最早的专注BTC的MicroStrategy,到专注ETH的BitMine,现在还有储备BNB的Nano Labs等。这一类股票主要关注的是 “每股净值(或每股持币) vs 股价” 的溢折价;二级市场高波动+融资动作(ATM、定增、回购)会放大净值波动。BMNR 披露了 Crypto NAV/股 $39.84(8/24),可与盘中价对比;SharpLink SBET 获批 $15 亿回购,当股价低于净值时理论上更倾向回购。
2. 矿企
代表的公司有MARA , RIOT,以及最近新晋的CANGO等,这类公司的三个核心变量:
1)电力成本/kWh、2)有效算力(EH/s)、3)产销策略(囤 vs 卖)。例如:MARA 持币 5 万+ BTC;RIOT 报告 7 月持币 19,287;CLSK 7 月持币 12,703 并达到 50 EH/s 等级。
3. 交易所
这类公司设计到合规,目前还是比较少的,典型的是$Coinbase Global(COIN)$ 和$Bullish(BLSH)$ 。COIN 的 Q2 构成显示,交易收入 $7.64 亿、订阅/服务 $6.56 亿,波动率下降时交易收入下滑,但多元化能缓冲周期。
4. 稳定币
唯一的标的就是$Circle(CRCL)$,Circle则取决于 USDC 流通与利率,Q2 披露 USDC YoY +90% 至 $613 亿。
用下面的表格简单的横向对比一下这几类公司:
今天主要聊一聊Bullish,最近一直在研究它。Bullish 于 2021 年由区块链软件公司 Block.one 发起成立,背后资本雄厚,Block.one自启动起就拥有约 100 亿美元的数字资产与现金储备(包括比特币、以太坊、稳定币等)。 Bullish的投资人背景也很强大,得到 Peter Thiel、Founders Fund、ARK Invest、BlackRock 等顶级投资机构鼎力支持
公司2025 年 8 月 13 日于 NYSE 公开上市(股票代码:BLSH),IPO 募资达 约 11 亿美元,估值 约 54–56 亿美元,高于此前 2021 年拟 SPAC 9 亿美元估值的一半多盘。上市首日涨幅高达 80%-100%,最高触及每股 $118,但随后波动剧烈,目前在 $54 附近盘整。回调的幅度还是相当大的。Bullish的核心业务结构如下:
投资者视角与市场评价
• 分析师观点 & 估值压力 Compass Point 给出“中性评级”,目标价约为 $45,指出估值过高,未来进入美国市场仍需等待监管清晰度(例如加密市场结构立法)。
• 收入与交易表现 IPO 文件披露:Bullish 2024 年的交易额约 2500 亿美元;2025 Q2 预计资产交易额约 586 亿美元,净利润可能达 1.06–1.09 亿美元,远优于去年亏损状况
• 机构投资者热情 阿尔德斯(ARK Invest)大量买入 Bullish,凸显机构对其增长潜力看好。同时,IPO 受到 BlackRock、ARK 等的积极认购。
目前Bullish提供的产品和Coinbase还是有差异的,主要是衍生品为主,官方明确提供生品:BTC/ETH 与 CoinDesk 20 永续,另有期限合约/期权,并支持保证金。采用的撮合架构:CLOB + AMM 混合模式;“AMM 指令”可自动在订单簿上生成海量买卖盘,提升深度与资金效率。从合规与牌照的角度,公司有如下的牌照:
• 德国 BaFin的牌照:获托管、自营/主经纪等多项许可,为 MiCA 下的欧盟扩张奠基。
• 香港 SFC:VATP + 1/7 类牌照(证券/自动化交易服务相关),官方/路演文件均有披露。
• 直布罗陀 GFSC:与政府/监管合作,推进加密清算监管框架。
所以在用户上,以机构优先,已经接入主经纪/结算网络,与 Hidden Road、Wyden、Trever 等合作,强调合规流动性与低滑点的大单执行体验。依托 CoinDesk Indices/Data/Media 实现“数据→交易”飞轮,区别于纯撮合平台。Bullish也是美股里比较稀缺的衍生品数字交易所,同时又自持有比较大规模的数字货币。
后续需要关注衍生品品类与深度、BaFin/SFC 运维进展、生态(CoinDesk 指数/活动)等相关的指标,不过总的来说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数字货币领域相关的股票。
#稳定币# #比特币# #USDC总发行量每日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