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icefighter
 · 广东  

真正改变格局的往往不是循规蹈矩的公司,而是那些敢于挑战常识的“异类”。
新物种一开始看起来总像骗子。
我还记得当年我看空乐视,和BG基金开始看空奈飞是同一个原因,版权内容采购成本太高,这不是门好生意。
但是没想到,奈飞后来借助大数据,自己低成本制作内容,这是我不可能提前预料的,也是奈飞这个商业模式最大的颠覆之处。但这种颠覆在早期很难想象。
所以,就像文中说的,如果对一个新物种过去强调负面看法,是很容易错过机遇的。
BG基金最牛逼的就是,它能保持开放思维,去思考正面机遇。
所以他们虽然开始不看好奈飞,后来就看好了,抓住了这个重大异类。
这也是我自己这几年最大的问题,对于新事物总是吹毛求疵,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这些大的机遇我全错过了,AI目前为止最大的机遇我也错过了,希望端侧上还能抓住。
//
那时奈飞已有2500万订阅用户,并上线了流媒体服务。但正如我们的投资讨论记录所写,我们当时的观点令人失望地接近市场共识:
“最具体的担忧集中在流媒体时代奈飞缺乏明显的竞争优势、内容成本可能膨胀,以及国际扩张面临的挑战。大家都同意未来电视和电影的消费方式会大不相同,直觉上这种变化会带来投资机会。
但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心态,观察这些变化是否会为内容提供商带来新的复兴。”
我们常说,负面想法往往来得容易,却可能蒙蔽我们的判断。

10年20倍!Baillie Gifford复盘投资奈飞案例,抓住“异类”的关键三点……@聪明投资者 :  10年20倍!Baillie Gifford复盘投资奈飞案例,抓住“异类”的关键三点……  在投资世界里,真正改变格局的往往不是循规蹈矩的公司,而是那些敢于挑战常识的“异类”。奈飞(Netflix)的故事,正是这样一个典型案例。
10年前,来自爱丁堡的“百年巨头”Baillie Gifford第一次系统性研究奈飞时,市场的主流声音仍停留在对流媒体模式的怀疑:缺乏壁垒、成本高企、国际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