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坑蝶泳的外卖商战

用户头像
牛肉汤面
 · 北京  

粪坑蝶泳这个词是从潘乱的某一期节目听来的,形容得很贴切。

我不持有阿里美团京东这三傻的股票,也不持有拼多多瞧不上,末尾解释原因。但这场史无前例的商战是可以入教科书的商业案例,涉及大量资金投入、商战目的、市场选择、动态博弈、商战工具、舆论变化,相当有意思,微观群众也多,所以记录下想法。

1、为什么突然打外卖大战?

这是商战目的,我们不是决策者,只能推论。坊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美团做即时零售对电商是潜在威胁,大家要防守。这个说法我也比较认同。

美团今年把闪购作为一个品牌推出来,希望建立即时零售的用户心智,让电商感到不安。有调研数据显示,美团闪购在某些品类上的单量超过京东,尽管AOV还远远不足,但京东感受到切实的威胁,尤其履约时效上,即时达对半日达是一种体验升级,高频对低频也是威胁,所以必须要防守。在京东启动防守后,淘宝酝酿了很久后看到有人动手火速入局,据我了解,饿了么对美团闪电仓的关注度一直很高,追赶了一年多差距越来越大,发现小打小闹不行,必须高举高打。

此外还有其他说法,例如淘宝做外卖是为了拉新,这钱花在自己业务上比花在抖音买流量更划算。这些说法的可能性不高,是事后的逻辑找补,而不是当时脑袋一热的决策,大战往往都是把攻防盘了个大概,脑袋一热就开干了,俄乌就是典型。

脑袋一热的决策背后,不仅仅有集体利益考量,还有个人利益考量,JF和马老师回归,于个人也需要一场漂亮的仗来稳固威望。这是我觉得商战/打仗非常有意思的地方,putin也是如此。

此外我再补充一个被大部分人忽略的视角,发动外卖大战除了看目的,还要看条件,现在可以发动的核心条件是:在XX的大背景下,骑手队伍越来越壮大,以前被美团垄断的即时运力,现在出现了松动,各家组建运力的成本和难度下降了

2、即时零售到底有多大价值?

即时零售(非餐品类)现在的盘子也就4000-5000亿GMV左右,其中自营玩家山姆线上、盒马线上、小象、叮咚、朴朴等自营玩家份额加一起大约在50-60%,平台型玩家美团闪购、饿了么、京东到家,三家加一起40-50%,大概是这样的格局。即时零售未来5年的CAGR大约在20%上下,谈不上性感,但在增量不多的市场里,是各职业经理人做业绩的最优选择。有些卖方分析师吹到5万亿市场,那都是没有实际调研过的,是Excel拉出来的。

即时零售有很大局限性,例如:

①规模无法集中,商家要复制和扩张只能一个城市一个城市铺开,速度慢,且难以像远场电商那样集中降本

②只能服务头部用户,在快递价格一单0.5-2元的履约成本下,且不需要凑单,即时零售4-8元的履约成本转嫁到C端,势必只能做部分品类和部分用户,能承担这个费用只为“快”的用户是中国头部那一撮用户

③受限于城市内仓库租金人力,即时零售只能把履约点位(仓库)放在用户3km范围内的地方,疫情期间大量线下实体关门,仓库资源腾出来,租金打折,所以闪电仓发展很快。门店类商家也是同样的道理。而现在的租金相比20-21年已经翻倍不止,闪电仓的年退出率超过30%。这本质上是历史的一个切片窗口,即时零售的租金+线上佣金能不能长期竞争过远场电商的流量成本,需要观察,在通缩背景下,我判断不乐观。

所以总结来看,即时零售5年内可能也就是总盘子1万多亿的规模,货币化率不到2%的生意,目前山姆2-3%,盒马线上打平边缘,小象还没盈利,散商的盈利水平有高有低,但也是以亏损商家退出市场作为代价,平台型玩家5年做到2%到天花板,这个盘子和远场电商有数量级差距。

还有谁记得烧了1000多亿的社区团购市场,当初说好的几万亿市场呢?我判断即时零售在资本入局后,也会是这个结局。你家娃本就不是考清北的料,非给他装一堆脑机接口灌输知识,最后赛博精神病

决策者过高的预期,终将付出代价。

3、外卖是不是好生意?

外卖大盘(不含非餐)一年大约1万亿,按美团3%的货币化率来算大约300亿,由于饿了么还在亏钱,所以300亿是当前天花板,按照现在大盘可盈利的状态看,CAGR 10%,5年内天花板大约1.7万亿,也就是个500亿的利润,和远场电商有数量级差距。

从运营难度上讲,外卖面临全国几百万中小商家,几亿消费者,还有食品安全、环保、骑手社保等各种舆情压力,长期做好的难度是相当大的,你要做到商家不骂你、用户不骂你、骑手不骂你、监管机构觉得你为人民服务了,还要赚很多利润,这可能吗?外卖商家年死亡率50%(闪电仓也在朝着这个数字逼近),餐饮本身就是一个竞争极其激烈没有门槛的生意,很多小家庭开个餐馆指望糊口,他们没有太高的运营能力,没有深入分析的能力,否则为啥开餐馆呢?这样的群体你指望他们关门了不骂外卖平台,作出正确归因,是很难的。这个生意舆论风险很大。这也是为什么过去5年美团能做起来,在商家大部分不挣钱的商业逻辑下,利润率就是被压缩的,而全链条的分工角色都会被压缩,把美团员工薪水、员工福利、差旅标准、研发投入等科目,拿来与其他大厂对标,发现全面lose,因为平台也是分润的一环,被迫压缩。

所以我们看到,美团天天被骂,连股民也骂,可不骂吗?这么难的生意,股东价值薄弱,社会价值巨大,股价不涨还要跌,让股民赔了钱就会被骂。

4、如何看待淘宝闪购入局3个月份额大幅追赶接近美团

很多人之前都觉得美团的护城河很高,

一是外卖很多年了没有竞争对手且份额持续上升,货币化率也在上升,结果证明了自己能行。

二是外卖的链路是相当复杂的,在即时网络里,网约车是司机-平台-用户,三个角色的需求和分工,外卖是商家-平台-骑手-用户,四个角色的需求和分工,网约车只需要把A送到B,骑手要从A B C三个地方取货送到D E F三个地方,这个即时调度网络比网约车难了一个数量级。最难的是社区团购,商家-平台-网格站-团长-用户,五个角色,角色越多越难运营。

现在被淘宝闪购打了之后瞬间觉得不堪一击。从面上的结果看,持这个立场我觉得没有太大问题。

淘宝闪购第一战最精彩的地方在于,8000万单的时候运力没有崩溃,还能完成履约,也别管是30分钟送到还是60分钟送到,总之送到了,而作为同桌的京东,3000万单就崩溃了。这体现出背后运力的组织能力差异,淘宝闪购仅用了3个月时间,做到8000万单经受住了商家能够出餐、骑手能配送,这相当牛逼了。尽管里面有一些订单结构的差异,奶咖订单占大部分,不占用餐时峰值运力。这个运力的调度能力,背后主因也是前面说的骑手群体数量大幅上升所给的支撑。

淘宝闪购通过了第一次大考,JF的业务操盘能力令人刮目相看。这也是为什么周五阿里盘前电话会,讲到云和AI的时候只+4%,而随着被问更多外卖大战的问题,JF均自信且详实地列数据讲规划,盘前直接窜到+13%,这是市场给JF的个人溢价。

我对JF的操盘能力也给出很正面的评价。商战往往不是简单地占了多少地盘,而是过程中有没有升维,哪怕是1:2的战损,也是没法分出胜负的,决定胜负的是升维。JF通过良好的股东互动,让市场信心大增,而WX在回答问题时明显底气不足。调动股民积极性,维持住股价,是后续弹药粮草的重要补给来源。美团此刻升维的是另一个方向——监管对反内卷的态度。

至此也只是第一阶段大考,

第二阶段则是UE减亏,引用@100truth陈阳 的调研:“根据我的调研,UE现在已经-3了,靠的是商家过去承担50%的,现在承担了70%,这个比较容易。 而后面的一块钱会比较难,需要算法/骑手配送端比较大的沉淀。按照蒋凡的计算器,假设UE -2是基准情况, 用户单量维持到8kw,那么一年投入是600亿。”奶咖订单占比超过一半,这部分订单表面看是拉用户,其实是用来养运力的,奶咖补贴退坡后,运力如何维持将面临考验。减亏预计要到Q3财报后才能看到效果。

第三阶段是持久战怎么打,这是最难的。

5、外卖大战最后谁会赢?

这应该是大部分人最关心的问题,答案也比较一致,广义上没有赢家

股东燃烧了本该投入AI、回购的利润,股东回报不足,输。

商家被迫卷入,很多补贴都是平台和商家共补,商家单量涨但利润下降,输。

用户喝太多奶茶,很多垃圾物质在体内代谢不掉,健康隐患大,输。

即使淘宝闪购最后赢了,也只是回收了一个年利润三四百亿的业务,而弹药可能要花2000亿往上,七八年未必回本,还降低了其他赛道投入,机会成本巨大,输。

唯一看起来短期不输的是骑手,消化了一部分社会就业,但短期爆发式加入的骑手,在商业回归理性后,大量骑手会因降薪而出清,失去的痛苦大于得到,输。

狭义上,大家还是要分出个赢家来。舆论上吵成一锅粥,股民各自站队,为自己的giegie打call,互相diss和嘲讽,颇像小孩子过家家。

现在基本有三个阵营,

第一阵营:阿里会赢。理由主要是财大气粗、弹药充沛,我一打,你就亏损了,我还有利润,阿里必胜。

第二阵营:美团会赢。理由主要是外卖网络的精细化运营壁垒没有那么脆弱,等补贴退坡后再看。

第三阵营:拼多多会赢。阿里巨量投入需要从电商涨价来补充弹药,是拼多多偷家的好时机。

现在第一阵营的声势最浩大,高举正义大旗势要推翻纣王统治,所以带了很多个人情感色彩。以前我觉得商战要客观,现在觉得正是因为这些微小的主观力量,构成了升维,增加了赢的概率。美团的,全是在这票上亏了钱的,吹阿里的,有一小半是在美团上亏了钱的。这句话可以对号入座,如果有错,赶紧来骂我。

回归理性分析,阿里一年利润大约1500亿,被拼多多打电商的那几年利润退到800亿左右,粗估如果进行电商防御一年消耗600-700亿利润,外卖即使UE优化到-2,一年也要消耗600亿利润,此外还要投入大量capex推动AI进展,那么利润压力就显现了。我不太信外卖用户cross到电商有巨大价值,外卖有价值用户和淘宝京东用户的重叠度很高,cross会有提升,但相比投入是赚不回本的。(这段会招致大量阿里粉围攻,先叠甲)

如前面分析,最难的是第三阶段大考,拖入持久战后美团如果放弃利润,保住用户盘子让系统不至于崩溃,那外卖对淘宝闪购就是成本中心。需要承认的一点是,在一个领域深耕是具有先手优势的,这个优势要补齐也需要时间,美团的UE就是比淘宝闪购好,拖入持久战美团维持UE为0,淘宝-2,那么这个出血口就一直存在,只要阿里的云和AI进展在某个Q不达预期,股价承压,这项成本中心就会被拉出来讨论,要不然3年3800亿的capex就得去增发了,稀释股份,股价继续下跌,恶性循环。

如此看来拼多多的机会确实存在,阿里赌上未来的一战,很是壮观。

6、如何交易?

商战看个七七八八,如何交易就是最不重要的部分。

如开头所说,这个商战是粪坑蝶泳,广义上没有赢家。它的本质上国内的供给过于发达和领先,且没有太多增量空间,因此触发激烈竞争与摩擦。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没有任何一家敢说自己有护城河,这是我选择长期标的信条。

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

腾讯的游戏是没有客服的,我们是联系不上客服的,你只能在微信里填表,发送过去,对方回复你一段通用的官方客套话,如果你想要和客服一对一通话,对不起请你先消费8万/年成为心悦会员。

银行的客服也分等级,如果你是私行客户,客户经理时时刻刻准备舔你,如果你是金葵花,那也是秒接入电话专线,普通用户则通过四五道智能语音才能接入人工。

如果你在淘宝美团拼多多上下单,哪怕你的订单价值9块9,一年下一单,你都不用打电话,在线上客服聊天框里敲两次人工客服,就给你接入了,还给秒退款。你试试腾讯的服务给你这待遇不?

这就是一门生意它有没有壁垒的生动写照,供给方强到你作为用户没有议价权。腾讯+银行是符合审美的长期资产组合,国内电商,瞧不上

但以上是作为长期投资的选择,即使是粪坑蝶泳,造成如此大的利润损耗,砸出黄金坑,是有交易机会的。阿里不是必胜,美团不是必败,大家都没有美好的未来,但有人愿意相信梦想,聪明的你,如何从交易中套利呢?

$阿里巴巴(BABA)$ $美团-W(03690)$ $京东(JD)$

#外卖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