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南旱涝灾情③

用户头像
一凡帝诺维奇
 · 河南  

③由旱转涝

2024年6月中旬,河南大部分地区刚刚摆脱持续的干旱,完成秋粮播种,很快又迎来了持续的降雨。

6月下旬至7月中旬,河南大部分地区持续降雨,尤其是中南部的淮河流域,迎来了先后8次连续强降雨,降雨量较历史同期高80%,为1954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二位。尤其是7月15日至16日,河南省西南部、中东部出现强降雨过程,其中特别是南阳东北部、驻马店西部、漯河、许昌、周口北部等地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这导致唐白河、洪汝河等水域出现明显洪水过程。淮河水利委员会于7月17日发布了洪水蓝色预警,随着水位持续上涨并超过警戒水位,于7月18日升级发布了洪水黄色预警,淮河2024年汛期共导致包括洪汝河在内的45条支流发生了超警戒水位洪水。

汛情给玉米等秋季作物的生长极大的挑战,这时此前刚刚整治过的沟渠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虽然很多沟渠仍然没有与河流进行连通,但是清淤、拓宽后的沟渠储水能力大幅提升,有效减小了农作物被淹的风险,提高了农作物成活率。虽然部分低洼地区减产严重,但对整体农作物生长影响较小。

此后虽然又经历了8月的频繁强对流天气和9月下旬系统性的持续降水和快速降温,但对秋季作物生长影响不大,且秋季作物收获期间天气状况良好,这些异常天气未影响秋季作物的丰收。同时秋收前后的降水有效增加了土壤墒情,为后续秋种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④存在问题

虽然2024年夏秋两季作物均取得了丰收,但仍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是机井水量不足。虽然经过2023-2024年的专项整治,完全不可用机井的数量大幅减少,但是仍然有相当多的机井在抗旱过程中水量不足,灌溉一段时间后就无水可用,严重影响抗旱作业。其中一部分是时间较长,设计深度不足,有些是长期缺乏维护,淤积较为严重,有些则是施工方偷工减料,深度未达到设计标准,还有些地区则是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明显。

二是沟渠连通不畅。2023年冬季虽然已经对农田沟渠进行了大规模整治,对沟渠中积累的垃圾和淤泥进行了全面清理,对填土占用沟渠的现象进行了治理,对部分沟渠进行了拓宽和深挖,提高了储水能力,在2024年防汛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大部分沟渠仍然未能实现互相连通以及与河流连通,影响了防汛效果。

三是水库调节不力。2023年的华西秋雨让河南西部、南部的水库水位大幅提升,水量充足,但是在2024年上半年的旱情中,大量的水库却并未发挥出应有的抗旱效果,放水量较小,使得水位没有明显下降;库容没有有效释放又导致7月汛期防汛作用没有有效发挥,甚至在7月中旬强降雨过程中大规模泄洪,增加了下游的防汛压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①机构改革后,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权限由水利部门移交给农业部门,但两个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机制;②农田沟渠没有与河流有效联通,水库即使放水也很难流入到农田中灌溉;③泄洪道、滞洪区等防洪防汛基础设施长期未使用,有些地方淤积严重,有些地方被人为侵占,或开垦为农田,或建设养殖设施,或被改造为公园等,起不到应有的行洪滞洪效果。

四是灌溉设施设备较为落后。大部分普通农民还是用水泵、水带等传统灌溉工具,耗费人力,灌溉速度慢,浪费水,抗大风等恶劣天气的能力差;先进的高效节水灌溉设备价格较高,普通农户土地较少,不愿意也没有能力进行大额投资;种粮大户和合作社虽然有能力也有意愿购买,但有关部门对节水高效的先进灌溉设备宣传推广不足,农机经销商也缺乏相关农机销售;机井深度、水量等不足,无法支撑大型灌溉设备的消耗。

3.整改

针对2024年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各有关部门进行了进一步整改。

①沟渠整治。2024年冬季农闲时,农业部和省省政府联合启动了又一轮沟渠整治。这次整治以全面提升抗旱排涝能力为目标,明确提出了沟渠连通的要求,这次整治对之前始终未能解决的占用沟渠建房、修路等问题进行了专项清理,使得大部分农田沟渠互相连通,与周边河流连通,大幅提升了灌溉和排涝能力。

②机井整治升级。对2024年抗旱中出现问题的机井进行全面登记,对出现的问题逐一对照处理,当然,由于资金有限,并非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尤其是山区、丘陵地区,由于机井建设成本高,缺乏可用机井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一些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为了方面利用自己的大型灌溉设备,自行建设了一批大口径深井,提升了灌溉能力。

③加强部门的协调。在机构改革时间尚短,各部门职能尚未彻底理清时,由市政府出面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机制,协调气象、水利、农业等各部门,建立应急机制,提升水库的防汛、抗旱能力。

④加强灌溉设施设备建设。对水库、河流、干渠上的水闸、水泵等基础设施进行排查,对损坏的设施及时维修;利用农机补贴资金,鼓励合作社、中粮大户购置自走式喷灌机、大型自旋喷灌机等大型现代灌溉设备;引导农机厂商生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设备,并向普通农户推广。

上述这些整改措施的实施,为河南在2025年连续遭遇极端气象条件下仍能基本保证粮食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大荒(SH600598)$ $苏垦农发(SH60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