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及$星源材质(SZ300568)$ 披露的交易细节,其通过二级市场增持 Ferrotec Corporation(6890.T)股份至超过 5% 的行为不触发全面要约收购(TOB)义务。暂时对于A股的公司价值重估不构成重大影响,全面收购的确定性还要等进一步观察,密切关注公告进展,个人操作建议依旧是等中报业绩风险释放,适度回调之后上车
以下是结合法律规则与市场实践的深度分析:
关键法律边界
日本超 5% 规则的适用范围严格限定于场外交易(如协议转让、大宗交易),而星源材质通过日本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增持 Ferrotec 股份,属于交易所内的公开市场行为,因此不适用该规则。
法律依据:《金融商品交易法》第 27 条第 2 款明确将集中竞价交易排除在 TOB 触发条件之外,因其价格形成机制已保障市场公平性。
实务案例:软银集团通过东京证券交易所增持优步股份至 7.5% 时,未触发 TOB 义务,与本案逻辑一致。
持股比例的计算方式
星源材质通过子公司新加坡星源(Singyuan Singapore Pte. Ltd.)持有 Ferrotec 股份,目前披露的持股比例为 5.02%(截至 2025 年 7 月 28 日公告)。由于交易对手为分散的二级市场投资者,股东人数远超 10 名,且交易时间跨度超过 61 天(首次增持始于 2025 年 1 月),因此不满足豁免条款的适用条件,但因交易性质本身不触发 TOB,无需进一步评估。
关联方持股核查
根据星源材质公告及公开信息,其关联方(包括一致行动人、子公司及控股股东)未持有 Ferrotec 其他股份。例如:
控股股东陈秀峰个人及深圳市速源控股集团未在 Ferrotec 股东名单中出现;
子公司星源国际控股(新加坡)的股权结构中无其他战略投资者或关联实体。
法律要求:若存在关联方合计持股超过 5%,需合并计算并触发 TOB,但本案中无此类情形。
控制权认定的法律标准
日本法对控制权的认定侧重于实际支配能力而非单纯持股比例。Ferrotec 股权高度分散(第一大股东持股 2.32%),星源材质虽为单一最大股东,但其持股比例未达到20% 的推定控制权阈值,且未派驻董事或参与经营决策,因此不构成实际控制。
司法判例:三井物产收购 JXTG 能源 18% 股份时,因未参与董事会被认定为财务投资,未触发 TOB。
日本外资安全审查(FIAR)
Ferrotec 业务涵盖半导体材料(如石英部件、陶瓷基板),属于日本《外汇及外国贸易法》规定的特定重要行业。星源材质需向财务省提交申报,但该审查不影响 TOB 触发条件,仅涉及交易批准程序。
审查重点:技术流向风险:是否涉及敏感半导体制造技术转移;供应链安全:是否影响日本半导体设备供应链稳定性。
时间线:根据 FIAR 规则,审查期最长为 5 个月,目前星源材质已通过第一阶段审查(2025 年 8 月 15 日公告)。
中国外商投资安全审查
由于 Ferrotec 在中国拥有富乐德(301297.SZ)、中欣晶圆等实体,星源材质需根据中国《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申报。但该审查不影响日本法下的 TOB 义务,仅涉及中国境内业务的合规性。
申报进展:2025 年 7 月 31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受理星源材质的申报,目前处于一般审查阶段。
信息披露的严苛性
星源材质需遵守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的实时披露义务:
每增持 1% 股份需在次一交易日公告;
持股超过 5% 后,每季度需提交《大量保有报告书》,披露资金来源及交易明细。
本案执行情况:星源材质在 2025 年 1 月 24 日(1.01%)、2 月 21 日(2.52%)、7 月 28 日(5.02%)均及时履行公告义务,合规性良好。
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
股价波动风险:若 Ferrotec 股价短期内大幅上涨,可能导致星源材质增持成本增加。建议通过期权组合锁定价格,或采用分段式增持策略。
反垄断风险:若未来增持至 20% 以上,需向日本公正取引委员会(JFTC)申报。可提前进行市场份额模拟分析,评估对半导体材料市场的影响。
文化整合风险:Ferrotec 作为日本企业,其治理结构与星源材质存在差异。建议通过设立联合管理委员会,保留原管理团队核心成员,避免文化冲突。
技术协同效应
星源材质在锂电隔膜领域的材料研发能力(如聚酰亚胺涂覆技术)可迁移至半导体封装材料,而 Ferrotec 的精密加工技术(如纳米级表面处理)可提升星源材质在半导体材料量产中的工艺水平。例如:
双方已启动联合研发项目,开发用于先进封装的高温陶瓷基板;
星源材质计划将 Ferrotec 的石英部件导入宁德时代的电池生产线。
市场拓展逻辑
通过 Ferrotec 的子公司富乐德(半导体设备清洗龙头)和富乐华(功率半导体基板供应商),星源材质可切入车规级芯片供应链,与现有客户比亚迪、LG 化学形成协同。例如:
富乐华已与比亚迪半导体签订 AMB 基板供应协议,预计 2026 年贡献营收 3.2 亿元;
星源材质计划通过 Ferrotec 的海外渠道(如马来西亚工厂)进入欧美半导体市场。
增持策略优化
若目标为战略控股(如持股 20% 以上),可采用分阶段要约收购,每次增持不超过 10% 以避免触发全面要约;
考虑与其他投资者(如半导体产业基金)组建财团,分散资金压力并降低反垄断风险。
公司治理安排
提名 1-2 名独立董事进入 Ferrotec 董事会,参与技术战略决策,但避免过度干预日常经营;
签订股东协议,明确星源材质在技术协同、供应链整合等方面的优先权。
合规管理体系
设立跨境合规委员会,由中日法律专家组成,定期审查交易结构与披露文件;
建立实时监控系统,跟踪 Ferrotec 股价变动及股东结构变化,防范被动持股超过 10% 的风险。
星源材质增持 Ferrotec 股份至 5.02% 的行为不触发日本全面要约收购义务,核心原因在于交易性质(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本身不适用超 5% 规则,且关联方持股未形成控制权。未来需重点关注外资审查进展及技术整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