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最有气质的涨停
 · 广东  

核心观点:
1.人工智能的下一步是训练一个拥有大量视频、图像、音频和文本的数万亿参数多模式转换器。OpenAI、Microsoft、xAI和Meta在内的多个大型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在竞相构建拥有超过10万个GPU的GPU集群。对于这种需求,英伟达拟通过以太网将多个数据中心级联成一个“超级GPU”。
2.空芯光纤横跨了AI数据中心的大小各个方面,在城域数据中心互联,数据中心内部互联,广域数据中心互联,边缘数据中心中广泛使用,低损耗、大带宽、低非线性及色散优势,大幅提升传输容量与稳定性
3.中国大陆光纤企业的竞争格局显著好于液冷和电源(这两个行业主要玩家为中国台湾企业),是全球光纤行业降本增效的大鲇鱼,具备大杀四方的能力,且行业集中度较高,具备显著的投资价值。
在AI芯片领域,英伟达几乎是无敌的存在。但是如果英伟达想建造一个超级GPU,或者说建造大规模的AI计算集群,该怎么做?
借用华为杨曦的一句话:无光,不AI。AI的发展速度,一定程度上有光学的发展速度所决定的。《科学美国人》杂志曾评价说:“光纤通信是二战以来最有意义的四大发明之一。没有光纤通信,就不会有今天的互联网和通信网络。
英伟达新提出Scale-across,就是行业的解决方案。要将十亿瓦级(GW)数据中心互联成AI超级工厂,最佳途径就是通过Spectrum-XGS以太网将多个数据中心级联成一个“超级GPU”。
过去,AI集群的扩大主要有两条路径:
Scale-up:单机柜放更多GPU;
Scale-out:单数据中心支持更多机柜互联。
但受限于电力、散热、土地等,单靠Scale-up/out无法无限制扩大集群。 Spectrum-XGS以太网通过引入跨区域扩展(Scale-across)基础设施打破了上述限制。跨区域扩展(Scale-across)成为了继纵向扩展(Scale-up)和横向扩展(Scale-out)之后的 AI 计算“第三大支柱”,能够将 Spectrum-X 以太网的极致性能和规模扩展至多个分布式数据中心,将它们组成具有十亿瓦级的智能巨型 AI 超级工厂,跨区域扩展(Scale-across)技术进一步提升AI集群上限。
所有的数据中心互连(DCI),依靠的就是目前的新型光纤技术:空芯光纤。
在英伟达的Scale-across中,空芯光纤、光模块和交换机是主要增量,而空芯光纤,占据增量中80%-85%的份额,是确定性最大的增量部分:
scale-across核心增量环节价值量分析:空芯光纤>相干光模块>交换机
传统单模光纤系统存在长距离传输单波速率提升困难、多波段系统性能劣化、光纤线路时延较高等挑战。
空芯光纤作为新的光纤形态,在提升容量和降低时延方面具有潜力,而且在长距离、低功耗传输方面正凸显优势。
空芯光纤的优势包括:1.低时延,2. 超低非线性3. 潜在的超低损耗:4. 宽频带支持
空芯光纤一个主要的应用场景在数据中心,其主要用处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说是横跨了AI数据中心的大小各个方面。
1. 城域数据中心互联(<100公里):支持更大地理覆盖范围,可缓解能源供给限制;
2. 数据中心内部互联(500米以内):利用其低时延特性,有望提升AI训练效率10%以上;
3. 广域数据中心互联(数百公里):低损耗、大带宽、低非线性及色散优势,大幅提升传输容量与稳定性
4. 边缘数据中心:更靠近用户端的部署
前段时间大幅炒作的液冷和电源行业,实际上大陆企业主要处在上游,液冷和电源行业的主要供给方,是中国台湾企业,一定程度上受到地缘政治,以及海峡问题因素的影响。
但是在光纤行业,中国是毫无争议的第一。
目前中国是光纤通信技术世界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全国通信网的传输光纤化超八成以上,光纤光缆年产量更是占全球一半以上,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已经占据了全球的半壁江山。以5G、千兆光网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中的两翼和双轮,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和承载底座。
目前全球前十大光纤公司占据全球91%的份额,中国4家公司占据40%以上份额。
2024年,全球前十大厂商占据光纤光缆市场91.30%份额,分别来自美国(康宁)、中国(长飞、亨通、烽火、中天)、日本(古河电工/OFS、住友电工、藤仓)、意大利(普睿司曼)和印度 (斯德雷特)。
多模光纤其实与光模块是同样的升级变化。
比如,光模块从之前的400G到800G到1.6T,多模光纤也会从OM3、OM4到OM5。目前OM4到OM5的价格可能会从每500元/芯公里提到大概1000元/芯公里,提升幅度很大。因此,多模光纤既有scale up端需求量的大幅增长,还有量的大规模增长。
如果GPU的数量乘以2,按照康宁的测算,很有可能以后在交换机端的光纤的需求量会乘以4,即多模光纤的需求量是成倍于GPU的增量。所以光纤板块是一个被低估的板块,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不受任何技术演进的风险影响,无论是CPO还是可插拔光纤,都是核心的部件。之所以光纤目前没有涨,是因为整个光纤的大幅用量以及光纤的价值变化还没有显现。
以下是光纤行业的主要上市公司:
光纤公司:
1.长飞光纤:空芯光纤毫无争议的龙头,技术上看,长飞光纤公司实现单根光纤长度超过20公里,最低衰减系数低至0.05dB/km,这是迄今公开报道的全球最低衰减的光纤,远低于现有实芯光纤的衰减极限。目前市场预期明年可能在13-14亿左右,但考虑到明年空芯光纤和多模光纤的爆发预计将带来大量利润增量,增厚利润,利润甚至可能达到20亿以上。
2. 烽火通信:国内空芯光纤的龙二。光传输与宽带接入产品具全球竞争力,是主要供应商及原创技术策源地;掌握光纤预制 棒及光纤生产核心工艺,特种光纤在国家战略领域作用重要; 海洋通信领域为全球唯一打通四大核心技术领域的企业,核 心技术达世界一流。公司的多芯光纤放大器创下140公里 410.5Tbit/s传输纪录,为业内最高水平。此外,公司正积 极布局多模光纤高端智能制造,计划于2026实现400万芯公 里年产能目标。
3.亨通光电:位列全球光纤通信、海缆系统、线缆竞争力前三强。海缆龙头,亨通光纤网络全球市场占有率超 15%,承建大批海洋光网工程,是中国唯一能与国际巨头竞争、拥有端到端深海通信系统承建及服务能力的企业。
4. 长盈通:长飞光纤的翻版公司,且长盈通CTO廉正刚是“空芯光纤鼻祖”Lumenisity公司负责人的学生,具备空芯光纤的最强know-how。创始团队及技术人员多数来自长飞,司是一家以光电子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特种光纤光缆、特种光器件、新型材料、高端装备和光电系统等五大领域产品的研发。
模组及配套公司
4. 光迅科技:DCI全链条器件模组供应商。是光电器件、模块研发及产业化的全球先行者,深耕光通信领域近 50 年。
5.德科立:专业从事光收发模块、光放大器、光传输子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内领先的相干传输厂商。
$长飞光纤(SH601869)$ $烽火通信(SH600498)$ $长盈通(SH688143)$
@今日话题

英伟达算力集群核心之空芯光纤,正在走向台前@shepherd2016 :  英伟达算力集群核心之空芯光纤,正在走向台前  核心观点:
1.人工智能的下一步是训练一个拥有大量视频、图像、音频和文本的数万亿参数多模式转换器。OpenAI、Microsoft、xAI和Meta在内的多个大型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在竞相构建拥有超过10万个GPU的GPU集群。对于这种需求,英伟达拟通过以太网将多个数据中心级联成一个“超级GPU”。
2.空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