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孤独进化体
 · 福建  

回复@管我财: 财主,拼多多是在用互联网的方式做各国国情下的全人群 Costco。虽然外表看起来很不一样,但核心是一样的。Costco 的逻辑我多年写过,这里抄送给您一份:
Costco的模式:是寻找中产阶级的最高性价比的产品,用爆品模式最小化采购成本,最郊区仓储式最小化运营成本,以成本价卖出商品,只赚会员费。
一,最低化采购成本:1. 大批量,2. 大包装,3. 少SKU的爆品模式 4. 自有品牌。可以最小化每个单品的采购成本,可以做到我卖出去的量是比其他所有竞争对手都还要多的,且是大包装,顺其自然的低价。就算同等的量也能做到比竞争对手低,因为4份一起买的相对于只买1份,一定是有一定折扣的。所以,Costco就一定是可以得到最低的采购成本。再加上自有品牌,一样的逻辑,也是最低采购成本。
二,最低化运营成本:1. 选址郊区最低化租金 2. 仓储式模式最低化搬运次数 3. 爆品模式最小化库存天数。以最低的成本采购之后,接着就是以最低的运营成本售卖掉这些商品,包括店面放在郊区减少租金,且整个超市就是一个仓储仓库,大家直接从包装箱里拿走,不需要店员再从大包装箱里拿出来在货架摆好。爆品模式最小化库存天数,意味着单位面积坪效更高,相对于租金的固定和人员的相对固定,进一步降低租金比例,单个员工做得多了,工资也高一些,但不会比效率提升来得高,意味着员工成本比例进一步降低。(Costco还有无数其他运营细节上的不同,继续降低运营成本。)
三,0商品利润:会员模式。在把商品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压到最低之后,Costco需要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应该赚取多少的利润率,而Costco的答案是0%。Costco把商品定价为几乎正好等于自己所实现的商品最低收购价+最低运营成本,也就意味着,这样定价之后,消费者在Costco买到的每件商品的价格几乎等于Costco自己的成本价,而Costco在商品销售的利润趋近于0。那Costco如何赚钱?答案是会员费。会员年费大概在商品销售额的2%,没有Costco的年卡则不能买Costco的东西。也就意味着,Costco实际上利润率是有2%的。那这种模式和没有会员,直接从商品中赚取2%有什么区别?区别就是,一旦你买了会员,你就获得了在Costco用成本价买任何东西的权利,你已经付出了这一整年的年费,你现在在Costco多买一件东西,都赚了那2%,你付了年费,再去沃尔玛买东西,就是亏钱,因为沃尔玛不收你年费,所以一定是比Costco的东西贵的。所以就是,一旦你买了会员,消费者就会能去Costco就去Costco,无敌的粘性。
最低的采购成本,最低的运营成本,0利润,就意味着你在付完年费之后,买的任何Costco商品都是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再低了,没有任何竞争对手有能力提供更低的价格;然后随着Costco的规模越来越大,采购量越来越大,Costco继续提升自己的议价权,要么提升商品品质,要么降低商品价格,要么其他地方因为通膨或成本等原因时不时涨价之时,Costco有能力不涨价或者不涨那么多,从而继续扩大性价比优势。这就是Costco的护城河,这就是为什么Costco在激烈的竞争中可以做到巍然不动,专注做自己。$拼多多(PDD)$ $好市多(COST)$//@管我财:回复@阿阿阿萌:有人總說某公司像Costco,我列一下Costco商品的一些重要組成因素,對比一下。
1)主要收益會員費收入;
2)超低毛利率;
3)高品控入場;
4)定制專攻款品牌商品;
5)買手制自營白牌;
6)穩定供應商名單;
7)低SKU;
8)大包裝;
9)退貨保證。

@管我财 :$美团-W(03690)$ 幾家電商都意識到時間的附加值了,快的價值可能超出大家想像。Fedex從香港寄到美國,僅比空運貨運公司快兩天,價格貴一倍。現實生活中大家願意為時間付出的溢價還是蠻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