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季要开始啦,近期更新的频率估计会加快,但不同公司我跟的深度不同,对标的理解和认知也有深有浅,有不对地方欢迎探讨,多多交流。 !
2025 年上半年,$九号公司-WD(SH689009)$ 的业绩表现可谓十分亮眼。
营收与利润双高增:
总营收达117.42亿元(同比+76.14%),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108.45%),扣非净利润增速更高达125.32%。更难得的是,公司净利率首次突破10%(10.57%,同比+1.64个百分点),提前两年达成2027年的净利润率目标。
增长质量优异:
毛利率提升至30.39%(同比+1.48pct),这主要得益于总营收的规模快速扩张,进而降低了各投入的平均摊销成本,尤其是部分业务例如软件年费,渗透率的快速增加,几乎没有增加的边际成本,推动了利润率的提升。期间费用率则下降2.98个百分点至14.89%,其中财务费用率因汇兑收益优化至-2.67%。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6.53亿元(同比+46.9%),可见增长的不仅高,质量还很优异。
整体观感:
Q2单季营收66.3亿元(同比+61.54%),净利润7.86亿元(同比+70.77%),剔除股权支付影响后增速达83.76%,显示增长势头未现疲态。这个增长我也对比过行业其他头部公司雅迪,爱玛等,绝对是有自身阿尔法因素在的,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净利润增速持续跑赢营收,印证公司已从“规模扩张”迈入“利润释放”阶段。财务费用的优化虽贡献部分收益,但核心驱动力仍是主业的良性循环。
二、经营情况分析
核心业务板块表现与规划
电动两轮车业务:
第二季度销量 130.87 万台,收入 39.6 亿元,展现出强大的市场需求。中国区门店数量截至 7 月 31 日超 9000 家,大店模式已在山东临沂、上海落地两家,东莞店也即将开业,并计划 2026 年加大布局以提升店效。目前九成门店经销商盈利,公司可自主淘汰低效门店,且有充足的经销商排队申请合作,这表明公司的渠道体系健康且具有强大的拓展潜力。在盈利驱动方面,扣除门店和售后的毛利率超 25%,处于行业顶尖水平,上半年 EBIT margin 超 13%。利润提升主要源于采购成本上半年下降 4%(得益于规模采购与设计变更)、收入增长摊薄营销费用以及软件年费贡献(66 元 / 年,续费率 65%-70%,目标 70% 以上,2025 年收入预计 1 亿 +,为去年翻倍,未来随存量车辆增加持续增长且成本极低)。
电动滑板车业务:
上半年自主品牌零售滑板车销量 38.38 万台,收入 9.29 亿元,全年增速预计达 20%,超出原预期 10%-15%。To B 与 To C 销量比例约 2:1,To B 订单已锁定全年九成以上,预计增速或超 30%;To C 端在欧洲市场占有率连续两月(6-7 月)超 40%,ASP 同比提升约 400 元(从 2000 元增至 2400 元),下半年在黑五圣诞促销季有望维持增长。该业务 EBIT margin 在各板块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电动两轮车,且毛利率和净利率保持稳定,显示出该业务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全地形车业务:
上半年收入 3.23 亿元,销量 8.5 万台。尽管受到美国关税影响,但欧洲市场增长强劲,二三季度计划维持增长并上调全年预期,同时积极开拓拉美、加拿大等新区域,不过美国市场因关税不确定性暂时放缓投入。这体现了公司在面对外部不利因素时,能够灵活调整市场策略,通过拓展新市场来弥补潜在损失。
新兴业务与市场拓展
割草机器人业务:
目前以欧洲线下园林工具门店为主,2025 年重点拓展线上渠道(亚马逊、KA、CE 渠道)及美国市场,已成功进入 Lowe's 和 Home Depot 线上平台,并计划 2026 年进入线下试销。在产品策略上,扩充品类,针对不同渠道定制型号、集成新技术,2025 年小规模试销新产品,2026 年 CES 展会大规模展示。该业务 2025 年利润表现超预期(加大了投入和研发的基础上仍然与 2024 年持平),长期 EBIT margin 目标 15%-20%,无边界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 年 3:7,2025 年 6:4,2026 年预计 7:3),显示出该业务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潜力。
e - bike 业务:
2025 年先进入美国市场(因关税影响目标较低),2026 年重点布局欧洲市场(主战市场)并推出多款产品。在技术上采用差异化传动系统及垂直整合电池电机,渠道与电动滑板车重叠(价格段高低搭配:滑板车 500 - 600 欧 / 美金,e - bike 1000 美金以上),并计划复制电动两轮车软件年费模式,探索欧美 O2O 模式。这一系列布局为 e - bike 业务的未来发展搭建了较为完善的框架。
战略规划与技术研发
产品智能化与软件生态:
以 “灵动操作系统(Lingbo OS)” 为核心,融合 AI 与云端算力,计划覆盖电动两轮车、滑板车等短交通产品,未来将推出哨兵模式、车道维持等功能,打造软件竞争壁垒。并且将电动两轮车智能化经验复制到 e - bike,探索软件收费模式,这将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用户粘性。
新品类拓展:
庭院场景聚焦割草机器人生态中心,计划延伸打边、灌溉、种植、锄草等功能,探索泳池清洁、吹雪、吹落叶等新品类;长期关注居家智能机器人技术,依托公司机器人基因(实控人及 CTO 为北航机械自动化背景)持续投入研发,不断拓展公司的业务边界和技术护城河。
产能与关税应对:
电动滑板车通过越南代工生产规避美国关税;全地形车在墨西哥、泰国等地评估产能落地;割草机器人 2026 年计划海外产能布局;电动两轮车 2026 年派出先遣队探索海外市场,2027 年有望明确供应链落地。这些举措体现了公司在全球化运营中对风险的前瞻性把控和应对能力。
三、整体观感简评
回顾这几年,九号公司的经营数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前几年相比,简直脱胎换骨。智能电动车业务的爆发无疑是主要增长引擎,从 2020 年全年 11 万台,到 2025 年仅上半年就达到 239 万台,短短几年时间数量级大幅跃升,成长为行业第四。更为难得的是,公司并非依靠低价策略切入市场,而是凭借更智能、更卓越的产品力取得如今的成绩,这使得其毛利率和净利率在行业里处于断层领先的地位。 总体来看,九号公司是一家出海和产品拓展都取得显著成果的优质 toC 消费成长股。品牌在年轻人中已经深入人心,具备战略股的基因。尽管中短期内市场和机构非常关注新国标对阶段性产销的影响,以及创始人和早期战略投资者的减持情况,但从长远投资战略股的角度看,这些短期因素不应过度干扰判断。搞战略性的投资需要投资者要有一双穿透周期的眼睛,看的太短则影响因素太多,只能看到一片迷雾。往长了看,则让人感觉一片清晰。公司以“简化人和物的移动”为使命,以短交通为基,机器人为翼,构筑平台型科技企业微,市场潜力行业成长的β与公司历史表现出的管理能力,产品力,品牌运维能力的α,是可以支撑的起战略性投资的机会的(从上一轮启动最低点算起)。但也只是有机会,有这个基因。未来具体能否实现还取决于国际化的推进进程以及机器人新赛道的成长情况。但就目前 2025 年中报所展现出的公司发展态势和业务布局来看,九号公司无疑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值得持续关注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