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洋丰(SZ000902)$ 是去年做的初筛并买入的股,当时公司短中长逻辑清晰,资产负债表健康,估值具备安全边际,一百多天过去,今天公司发了半年报,跟踪一下,看看逻辑演绎的如何,是否继续持有。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我之前的这篇文章《新洋丰价值量分析》。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3.98亿元,同比增长11.63%;归母净利润9.51亿元,同比增长28.98%,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37亿元,同比增长10.96%,单季度营业收入47.3亿,同比-6.97%,环比一季度+1.3%。
上半年整体各项数据符合预期,但二季度数据比较一般。
一方面是因为化肥的施用有明确的与气候相关季节性,比如一般情况下春肥是11月到次年4月施用,夏肥秋肥则是在5月至11月施用,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极端气候这个东西现在太常见了,所以早一个月,晚两个月的非常正常,从去年四季度结合一季度数据上看,春肥需求在去年年底就没有释放,而是延迟到了后半段,到了今年一季度集中爆发,那随之而来的夏肥向后延期也十分的正常。
另一方面,化肥买涨不买跌是市场一贯作风,一季度原材料涨价,化肥也涨价,渠道囤货积极,农户采买也积极。而二季度原材料跌价,渠道相应的观望情绪就高一些,再加上夏肥本身施肥期就比较长,晚点施也无所谓,两者叠加所以二季度的销售延迟就比较明显,但是化肥的施用毕竟是刚需,早用晚用,早晚都会用,二季度差一点,三季度也会补上,因此我们可以期待一下三季报。
2025年上半年,新洋丰毛利率为17.34%,同比上升1.28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0.30%,较上年同期上升1.51个百分点。从单季度来看,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6.52%,同比上升1.7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9.43%,较上年同期上升1.61个百分点。
2025上半年公司磷复肥板块合计实现收入89.86亿元,同比+12.27%,实现毛利率18.21%,其中:
磷肥销售收入23.11亿,同比+39.34%,实现毛利率19.81%,同比+4.27 PCT; 常规复合肥销售收入38.26亿,同比-6.66%;实现毛利率12.56%,同比+0.14 PCT; 新型复合肥销售收入28.50亿元+26.83%;实现毛利率24.48%,同比+2.58 PCT;
通过这个数据能比较清晰地看到,公司财务数据变动背后的逻辑:利润增幅大于营收增幅,源于业务结构中高毛利产品占比的提升,通过产品结构的优化抵御了原料及产品价格的波动、同时增厚了毛利率。拉长时间看2018—2024年新型肥销量由54.85万吨增长至138.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16.63%;新型肥占复合肥整体销量比例也由16.56%提升至31.67%。这个逻辑继续走没什么问题。
常规复合肥:一般情况下使用普通的混合技术,适用于大面积的作物快速追肥,主要针对对成本敏感的规模化种植。
新型复合肥:基于常规复合肥升级而来,通过包膜技术、缓控释技术、功能性添加等创新工艺,实现养分 “可控释放” 或 “协同增效”,同时可融合中微量元素、生物刺激素等成分,满足作物精准营养需求。适用于经济作物(果蔬、花卉、茶叶等),或对品质、产量要求高的种植区域(如设施农业);也适用于干旱、贫瘠等特殊土壤环境(通过抗逆成分提升作物适应性)。
我们知道磷肥国内外价格相差很多,但因为管制问题一直没有放开出口。从中报披露来看上半年出口业务非常少,比去年还有所下降。主要的原因是今年5月份才下放了第一批磷肥的出口配额,而从拿到配额 → 到确定发货客户 → 到检验鉴定和单证制作 → 到海关申报 → 到查验放行 → 到物流离境物权转移确收,这个流程要6-8周。因此上半年的出口配额公司只交付了四分之一不到,这批主要的出口份额预计会计入到三季度上来,这又给三季度的业绩带来一些确定性,所以我们可以期待一下三季度。
公司2022年投的这5万吨磷酸铁一直没盈利,主要还是这几年同行产能太大,但随着磷酸铁锂又超过三元锂重回主流,以及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和技改优化,该业务有所减亏。近期的反内卷政策下,行业产能的供需格局可能会有所改善,随着时间发展,折旧也减小了未来盈利问题不大,今年估计减亏到负的两三千万。
新洋丰虽然是国内最大的复合肥企业,但是公司的市占率并不高只有10%左右。公司的营业收入的成长性一部分来自于行业自发的向头部集中,一部分来自公司主动地向其非传统的优势市场去做新产能的布局,就近的来说:
公司新建的产能2024年10月,公司在新疆阿克苏投建35万吨/年新型肥料项目,主要生产用于滴灌的颗粒肥料和液体肥料等新型肥料,精准对接棉花等作物规模化种植需求。
今年6月,公司公告拟在蚌埠市淮上化工园区投资建设100万吨/年新型作物专用肥项目,弥补黄淮海平原优质新型高效专用肥料供给不足。预计在可见的未来继续为公司提供一定的成长性。
当前在磷化工产业链条中,最上游的磷矿石吃走了绝大多数的利润。磷矿自给率的提高才是新洋丰最最重要的投资逻辑,新洋丰目前的磷矿自给率只有15%左右,目前提高自给率的路径是,洋丰集团待注入的放马山中磷矿(莲花山磷矿)和待拿生产许可的保康竹园沟矿。以现在的情况算,待两个磷矿顺利达产对新洋丰的毛利润提升将是十数亿级别的。但我之前的初筛了解到的信息确实有误了,本以为莲花山矿很快就会开工和注入了,但迟迟没有消息。不过这样也不影响,毕竟投资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其实没啥特别值得解读的科目,前面利润率的变化说过了,公司研发费用大幅提高,主要是费用计入方法有所调整,之前有些计入到了生产经营的成本中。公司的资产负债率36.5%简单,健康。库存有所减少,在原材料低位震荡阶段,公司库存保守避免了大幅的减值。
新洋丰从去年12月份买入还浮亏了一段时间,到现在这个好的行情下也只有不到20个点的浮盈。今年的涨幅远远跑输同行,但近期我有个感悟就是标的持有的过程中不要总从博弈的角度来思考是否动,就看逻辑还在不在,演绎了吗,不然啥也拿不住。行情好的时候无须频繁调仓换股,逻辑还在就继续持有。新洋丰站在当下的时点其实基本面短期(三季度)跟长期的(磷矿自给率提高后)确定性还都是蛮强的,如果未来磷矿达产,利润能到25亿,赔率也足够大。还是可以继续拿住的,今天市场对新洋丰的半年报是不认可的,跌了2.4%,如果继续下跌,我会找机会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