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持仓的个股主要有$中国金茂(00817)$ ,$信达生物(01801)$ 还有最近刚入的$晶泰控股(02228)$ ,这几天陆续都发了半年报,看了一下很感概。
虽然AI、创新药的营收,利润目前还比不上我的地产股,但因为前景想象力大,享受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估值。但事实真的应该如此吗?
中国地产市场巅峰是年销额18万亿,去年降到9万亿多,目前已经呈现出底部企稳态势。后面就算规模再降一半,缩水到四五万亿。那么在民企逐步退出的情况下,目前这几大国资房企能分到多少市场规模?我想头部房企一年三四千亿营收,近百亿利润(房价企稳,没有计提)应该是相对保守的预期了。
而这个档次的营收、利润规模是可以赶上礼来,辉瑞等跨国大药企的,目前国内医药一哥恒瑞也不过300亿营收,四五十亿的利润(但却有四千亿市值)。
所以问题来了,在未来五六年,是目前这些创新药公司成长为国际大药企可能性大?还是中国地产市场彻底出清,房价企稳,头部房企经营回归正规的可能性大?
所以,确定性更高的业绩增长总是不及遥远的梦想蓝图吗?
备注:
以上数据推断,仅凭印象,未经核实。个人同时持有这两类股票,并没有踩一捧一的倾向性。我不觉得创新药高估了,只觉得地产低估的过分,地产价值回归的空间未必小于创新药的发展的空间。
写出这个想法,只是想感慨:
人类真的总是会放大短期因素的影响,乐观的会更乐观,悲观的会更悲观),而长期真正的样子却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