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几大国产GPU的背后推手!科技创新高地,铸就算力基石

用户头像
小陆研选
 · 江苏  

在上海东南角的临港新片区,一场关乎中国算力自主的攻坚正在上演,四家国产GPU企业在此汇聚成一股强大力量。

上海临港新片区,一片肩负国家战略使命的热土,正通过提供全方位的产业生态、政策支持和平台资源,培育壁仞科技、天数智芯、燧原科技、沐曦集成这四家国内领先的GPU企业,成为助力国产高性能GPU发展的核心区。

这些企业全部选择将总部或研发中心落户临港。壁仞科技、天数智芯扎根临港浦江国际科技城,燧原科技和沐曦集成则分别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业盛路和环湖西二路。

01 战略定位:打造算力产业生态

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发布《临港新片区加快算力产业集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算力生态示范区的目标。

这一战略定位吸引了包括壁仞科技、天数智芯、燧原科技和沐曦集成在内的多家国内领先GPU企业汇聚于此。

2023年6月,临港新片区智算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联盟成员涵盖算力芯片、算力提供方、算力需求方以及高校与科研院所。

天数智芯作为算力芯片代表企业参与其中,展现了临港通过产业链整合推动国产GPU发展的清晰路径。

作为国内首家实现通用GPU量产的企业,天数智芯的天垓、智铠系列通用GPU产品以其应用覆盖广、开发易迁移的特点,在互联网、安防、运营商、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均已实现落地应用。

02 平台支撑:构建公共服务体系

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中国电信临港公共智算服务平台暨国产GPU联合创新基地的发布,为国产GPU企业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验证场地和应用场景。

该平台致力于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探索公共算力服务运营新模式。

首批入驻的伙伴就包括了天数智芯、燧原科技、华为、寒武纪、沐曦等国内主要芯片企业。

近期,天翼云上海临港国产万卡算力池正式启用,这是国内首个投入正式运营的国产单池万卡液冷算力集群。

该集群实现了单一集群内万卡高速互联,可满足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所需的多机多卡并行、高吞吐无损通信等需求。

03 协同创新:构建产业应用生态

临港不仅为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支持,更积极促进行业间的协同创新。

以沐曦为例,该公司在临港滴水湖AI创新港主办首届曦思应用生态联盟研讨会,成立了“曦思应用生态联盟”。

这一联盟联合了多家生态合作伙伴,推进沐曦人工智能推理GPU“曦思MXN”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应用落地。

沐曦联合创始人孙尔俊在联盟成立时表示:“沐曦致力于解决行业算力底座的核心芯片环节问题,并联合生态圈合作伙伴,打造基于沐曦GPU产品的互享互助的产业生态”。

04 沪港合作:拓展国际发展空间

2024年11月,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沪港人工智能产业加速联盟正式成立。

这一联盟由数码港、上海临港集团和壁仞科技共同发起,旨在共建产业实践基地、共同培养行业人才、整合资源构建生态。

壁仞科技作为研发高端通用智能计算的前沿科技企业,依托其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丰富产业经验,以及在沪港两地的成长发展,倡议进一步扩大沪港之间的科创合作。

壁仞科技公共事务副总裁周观君表示,此次联盟的诞生标志着壁仞科技与上海临港集团、数码港的三方合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05 场景赋能:提供产品应用市场

临港集团还为国产GPU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例如,燧原科技与弘信电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软硬件基础设施

双方合作推进“东数西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业务落地,并在弘信电子的柔性线路板加工、EMS装配等工业场景中,使用燧原科技提供的国产化算力推理服务。

燧原科技因此荣获“临港集团园区领军之星”奖项,并作为获奖企业代表在2023临港集团创新发展大会上发表讲话。

如今走进临港新片区,人们能看到的不只是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厂房和研发中心,更能感受到一条完整自主的GPU产业链正在这里成型。

从壁仞科技的高端通用智能计算芯片,到天数智芯的通用GPU解决方案,从燧原科技的人工智能训练产品,到沐曦的推理GPU系列,临港这片热土正孕育着中国算力产业的未来。

正如临港集团副总裁顾春华所言,上海和香港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肩负着打造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