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吹票翻车后的真相:揭露“闷得而蜜”背后的宣传操盘 + 平台利益链条

用户头像
拉满弓箭手
 · 广东  

$惠城环保(SZ300779)$

在投资圈里,“闷得而蜜”过去几年被许多人视为“有远见的意见领袖”。他推荐过多个股票标的,比如宜安科技强瑞技术、罗伯特科等。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被他极力吹捧的票,多数在高位都出现了大幅回落。如今,他将几乎相同的操作套路用于惠城环保,使人不得不怀疑: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由宣传者、资金方与平台共同构筑的利益链条。

一、吹票大跌频现:信任被反复“收割”的案例

宜安科技强瑞技术,到罗伯特科,再到如今的惠城环保,几乎每一次,“闷得而蜜”出言极度看好、提出预期、布局故事,之后不久,股价就发生剧烈回撤。

宜安科技 的阶段,他曾不断以“液态金属”“结构件”“未来材料”作为卖点进行包装。当行业情绪下行或资金流出时,宜安被列入主力资金净流出榜单,股价随之断崖。

强瑞技术 上,他强调其在 AI 算力、光模块、液冷散热方向的潜力,多篇文章导向“长期看好”。然而,随着情绪变化或政策预期调整,强瑞也出现明显走弱。

罗伯特科 被他高度推荐期间,他曾以“跨界整合”“未来爆发”“行业颠覆”的语调撬动市场期待。可惜,现实落地滞后,公司业绩与融资端问题暴露后,股价大跌,一些投资者遭受较大损失。

最显眼的,是 惠城环保。在他的大力宣传下,不少跟风者重仓介入。但随着公告兑现迟缓、业绩未能支撑、市场情绪反转,该股连续下跌,回吐早前收益。

这些案例不是孤立事故,而像一条趋势线:宣传 → 涨势 → 信仰者跟进 → 高点脱身 → 跌势显现。这样的模式一再上演,让人不得不质疑:到底是预见力,还是包装 + 操盘系统在运作?

二、利益链条推演:宣传者 + 资金方 + 平台三方勾连

如果把一次次吹票翻车看作巧合还好;若把多个案例串联起来,我们可以构建这样一条可能的利益链条:

宣传者(“闷得而蜜”角色)

他负责“包装故事”“释放预期”“引导炒作节奏”,用未来布局、产业路径、技术趋势等话题不断制造热点。他的文字被用来引发关注、拉动情绪。

资金方 / 操盘者

在宣传前期就可能借机布局低位,在宣传高峰期吸引散户跟进后逐步撤出。这些资金行动与宣传节奏若高度一致,就很有可能是共谋配合。

平台(内容发布 & 流量放大端)

宣传如果在普通渠道发出,很难迅速传播到广泛受众。平台在这里充当“放大器”和“推荐者”角色,若平台对“闷得而蜜”给予流量扶持、推荐优先、曝光倾斜等,就能让他的宣言迅速扩散、影响力放大。
有理由怀疑,这样的扶持并非完全公平竞争,而是平台与宣传者在利益上或流量资源上有某种默契或交换。

在这个利益链条里,平台对内容的筛选、推荐、曝光机制、扶持计划,都可能成为推动宣传者声音扩散、强化其话语权的关键节点。

三、风险与警示:声音背后的诱惑与陷阱

在这样的结构里,最危险的不是大跌本身,而是“相信声音”被捆绑判断。宣传者用夸张预期,资金方用操作节奏,平台用流量入口,共同形成一个看似“有理有据”、但极可能被操纵的泡沫。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我们必须牢牢记住:

不要被包装的未来牵着走。华丽的布局故事如果没有财报、项目落地、现金流作为支撑,只能是一场空谈。

宣传热点和资金动向若高度重叠,应保持怀疑。如果每次宣传发布都伴随着巨量交易或主力资金异动,那就可能是羊头挂肉而已。

平台的“推荐机制”“流量扶持”等机制不是中立。被扶植的声音往往比自然发酵的声音更容易吸引跟随,这是平台在流量经济里的商业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