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橡胶制品这一传统行业中,$科强股份(BJ873665)$ 凭借其在特种高性能橡胶领域的深耕,逐渐成长为细分赛道的隐形冠军。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光伏、轨道交通、石油石化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以硅胶板、车辆贯通道棚布、橡胶密封制品等为核心的产品矩阵。
尽管2024年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影响业绩短期承压,但长期来看,公司在轨交领域的优势及多元化布局仍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增长基础。
2020年至2023年,科强股份的营业收入从2.45亿元增长至3.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60%;归母净利润从0.54亿元提升至0.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47%。主要得益于下游高铁车辆需求恢复及光伏行业扩产带来的订单放量。
然而,2024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导致硅胶板业务量价齐跌,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7.50%,至6210万元。尽管如此,车辆贯通道棚布业务凭借稳定的市场需求,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29%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37%,成为公司新的业绩支柱。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1.77%和21.47%,但2024年受光伏业务拖累,毛利率下滑至40.02%。
不过,轨交和石油石化领域的业务毛利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尤其是橡胶密封制品毛利率超过55%,展现了较强的盈利韧性。
1.光伏硅胶板:短期承压,长期需求仍存
公司的太阳能硅胶板主要用于光伏组件的层压环节,是生产过程中的易耗品。凭借技术优势,其产品在层压次数和生产门槛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客户覆盖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头部企业。
2020-2022年,公司在国内太阳能硅胶板市场的占有率接近47%。然而,2024年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导致竞争加剧,硅胶板业务收入大幅下滑。
尽管如此,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量的稳步增长(预计2025年达596GW),长期需求依然可观。
2.车辆贯通道棚布:轨交红利下的稳定增长点
公司生产的棚布主要用于高铁、地铁等车厢连接处,起到密封和隔音作用。
随着国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的持续建设(2025年高铁里程预计达5万公里),新车需求及存量车辆的维修更换为公司提供了双重增长动力。
2020-2022年,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从65%提升至70%,部分产品甚至替代了国际厂商,展现了较强的竞争力。
3.橡胶密封制品:高毛利领域的隐形冠军
公司的橡胶密封产品主要应用于石油石化和钢铁冶金领域,用于易挥发液体和尾气的密封。
由于这些设备需要定期维护更换,市场需求稳定且利润空间可观。2023年该业务毛利率高达56.28%,成为公司盈利的重要贡献者。
橡胶制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整体规模稳步增长,但细分领域差异显著。轮胎、橡胶板管带等传统领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高性能特种橡胶则凭借技术壁垒和定制化需求,形成了差异化竞争格局。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9年中国橡胶制品市场规模将达36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5%。
在竞争格局上,海外厂商在高性能产品领域仍占据优势,但国内企业如科强股份通过技术突破和本土化服务,逐渐在细分市场站稳脚跟。
例如,公司的车辆贯通道棚布在性能上对标国际品牌,同时凭借成本和服务优势赢得了国内客户的青睐。
1.原材料价格波动:橡胶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公司利润。
2.下游行业景气度:光伏和轨交行业的政策变化或需求波动将直接影响公司业绩。
3.新业务拓展:公司正在研发有机硅合成革,瞄准汽车内饰市场,若成功落地,或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尽管短期业绩承压,但科强股份在轨交和石油石化领域的优势业务仍具增长潜力。随着光伏行业逐步出清过剩产能,硅胶板业务有望回暖。
此外,公司在橡胶密封和特种胶带领域的持续深耕,以及新材料业务的拓展,将为长期发展注入动力。
科强股份的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在细分领域做到极致,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是光伏硅胶板的技术壁垒,还是轨交棚布的本土化优势,都展现了公司“小而美”的特质。
对于投资者而言,短期波动或许是布局的良机,而长期价值则需关注公司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