颖泰生物:农药行业周期底部蓄力,全产业链龙头静待反转

用户头像
意起看财经
 · 广东  

在农药行业经历了一轮深度调整后,作为国内少数具备全产业链布局的农化龙头,$颖泰生物(BJ920819)$ 正站在行业复苏的前夜。

这家拥有从研发到销售完整产业链的企业,凭借丰富的产品矩阵和全球化的登记证资源,正在等待行业周期反转的东风。

一、业绩触底:最坏的时刻或许已经过去

2024年对颖泰生物来说是艰难的一年。

受农药价格大幅下跌影响,公司全年营收58.3亿元,同比微降0.65%,而归母净利润则历史首次出现亏损,达-5.87亿元。

这与整个农药行业的低迷息息相关。中农立华数据显示,2024年除草剂、杀菌剂等原药价格指数跌至十年低点,行业普遍陷入"量价齐跌"的困境。

但转机已在2025年一季度初现。随着部分农药品种价格触底回升,公司单季度实现营收13.87亿元,同比增长0.96%;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7.89%。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产产品毛利率回升至13.3%,较2024年的低谷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改善虽然微弱,却可能预示着行业最黑暗的时刻正在过去。

二、核心竞争力:全产业链+登记证护城河

在农药这个看似传统的行业里,颖泰生物构建了独特的竞争壁垒。

公司拥有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合计12.8万吨产能,中间体产能5.5万吨,形成了从研发到制剂加工的完整产业链。这种布局不仅保证了供应链安全,更让公司能够在价格波动中灵活调整产品结构。

真正的杀手锏在于登记证资源。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境外登记证1298项(其中自主登记213项)、国内登记证421项。在农药行业,登记证就是通行证。

以巴西市场为例,取得一个农药登记证需要5-7年时间和数百万美元投入。颖泰生物早年就在拉美等关键市场布局自主登记,这种"先发优势"让其在全球农药市场准入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形成了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从财务数据可以看出登记证的含金量:采用自主登记模式的产品毛利率长期保持在20%以上,显著高于传统出口模式。随着公司在建产能(如2500吨NC106项目)陆续投产,这部分高毛利业务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三、行业曙光:供需再平衡与刚性需求

农药行业正在经历痛苦的产能出清。

数据显示,"十三五"至"十四五"前三年,国内新增农药原药产能近120万吨,导致严重供过于求。但这一扩产潮已接近尾声,2024年行业投资额同比下滑超40%,预计"十四五"后期新增产能将大幅减少。

需求端则展现出惊人的韧性。 农药在农作物种植成本中占比仅5-10%(美国农业部数据),但能挽回30-40%的产量损失。这种"低成本、高回报"的特性,使得即使在经济下行期,农民也极少减少农药投入。

更值得关注的是巴西等新兴农业大国的持续扩张。预计到2032年,巴西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将较2022年增长24.4%和14.4%,为全球农药需求提供长期增量。

四、未来展望:周期反转与成长双击

开源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实现0.80/2.05/3.75亿元的阶梯式增长。这一预测基于两个关键假设:

价格修复:当前农药价格处于历史底部,部分品种如杀虫剂已现回升迹象;

产能释放:公司在建4300吨新产能将于2025-2027年陆续投产。

更长期的看点在于公司向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的延伸。通过控股美国Albaugh公司20%股权,颖泰生物正逐步切入制剂销售终端;生物农药研发的布局,则可能在未来环保政策趋严的背景下获得超额收益。

五、投资建议:左侧布局静待花开

对于投资者而言,当前价位或许提供了一个中长期布局的窗口期。建议关注三大信号:

1.大宗农药品种价格连续三个月环比回升;

2.巴西等关键市场进口数据回暖;

3.公司新建产能爬坡进度。

结语

农药行业就像一块被忽视的钟摆。当它摆动到极端位置时,往往酝酿着最大的回归动能。

颖泰生物凭借其全产业链的"厚度"和登记证的"高度",正在这个周期性行业中构筑独特的成长逻辑。、

对于有耐心的投资者来说,周期的低谷或许正是播种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