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半年报行情启动:6家公司率先交卷,"三高"逻辑成投资主线

用户头像
意起看财经
 · 广东  

随着8月进入中报季,北交所上市公司也开始陆续晒出成绩单。

截至8月8日,已有6家北交所公司披露了2025年半年报,整体呈现出业绩向好的态势。其中,民士达以6302.78万元的归母净利润暂居"盈利王"宝座,华密新材则在业绩公布后获得机构大举买入1404.68万元。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半年报密集披露期的到来,北交所行情正在回归业绩主线。

民士达:业绩领跑北交所,国产替代打开成长空间

作为北交所首家披露半年报的公司,民士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27.91%;归母净利润6302.78万元,同比大增42.28%。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到4435.43万元,同比增长86.70%,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质量。

民士达之所以能够领跑北交所,与其在芳纶纸领域的龙头地位密不可分。

作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民士达通过自主研发突破了芳纶纸生产的"卡脖子"技术,成功打破美国杜邦的垄断,成为国内首家实现芳纶纸规模化生产的企业。

目前,公司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仅次于杜邦,位居第二。

银河证券分析指出,民士达的新型功能纸基材料项目已于今年6月投产,预计下半年产能将逐步释放。随着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和中高端市场需求扩大,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此外,公司在RO膜基材等新产品的布局,也将为其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华密新材:机构资金青睐,PEEK材料概念受热捧

另一家备受市场关注的北交所公司是华密新材

虽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8.57%至1676.79万元,但其在PEEK材料领域的布局仍获得了资金青睐。半年报披露当天,公司股价大涨29.96%,次日盘后龙虎榜显示,机构席位大举买入1404.68万元。

华密新材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特种橡胶混炼胶和橡塑制品的研发生产。公司与长城汽车、中国一汽、三一重工等行业龙头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具备与主机厂同步开发新产品的技术实力。

市场分析认为,机构资金的介入可能与其在高端新材料领域的布局有关。

北交所"三高"逻辑:高成长、高稀缺、高股息

从已披露的6份半年报来看,除华密新材外,其他公司均实现了业绩同比增长。

其中,并行科技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9.27%至4.58亿元,净利润增长20.05%。作为国内领先的算力服务商,公司的智算云业务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开源证券指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高成长、高稀缺、高股息的"三高"企业将成为北交所投资的核心逻辑。

北交所聚集了大量细分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这些公司在产业链景气度提升时往往能够实现快速成长。

银河证券也认为,随着半年报密集披露,业绩超预期的公司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已在二季度末提前布局北交所,重仓市值约99亿元。市场人士预计,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北交所企业将获得更多资金关注。

特别是那些在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领域有所布局的公司,更可能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

投资建议:关注业绩确定性和产业趋势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参与北交所投资需要更加注重基本面研究。

东吴证券建议,可以重点关注两方面机会:一是半年报业绩超预期且估值合理的公司;二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新型生产力企业。同时,也要警惕部分高估值但业绩不及预期公司的调整风险。

从产业趋势来看,固态电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突破正在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例如,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云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的亮相就带动了相关概念股上涨。西部证券分析师曹森元认为,在宏观政策托底与产业升级的共振下,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成长型企业仍将存在结构性机会。

总体而言,北交所正在从单纯的政策驱动转向业绩驱动阶段。

随着更多公司披露半年报,市场或将迎来新一轮的价值重估。投资者不妨从"三高"维度出发,精选那些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和持续成长能力的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