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看了挺多创新药相关的公众号,包括小豪、阿基米德等,有深度分析个股的,有从行业属性方面优化创新药持仓策略的也是纯粹的就创新药出海前景进行判断的。总结下来我的感悟是,目前创新药行业还是萌发阶段,中美深度合作下是双方利益的捆绑,不容易被打破。很多人担心的BD催动的行情,会因BD节奏降速而导致行情结束。
而我的理解是BD仅仅是中美药企当下合作的最优解,美方资金优势、广阔市场同我们工程师红利、低临床成本、高效率密切结合,且可以完全免疫关税困扰。但这不是最终解,在中美合作进程中,获取会有大量潜力管线被美方拿走,我们企业只能喝汤,人家吃肉。但资金充沛起来的我国药企会慢慢改变合作方式,由纯粹的卖管线转为合作开发,更大程度享受全球药品高溢价市场,同时借助合作伙伴的渠道和经验帮助我国培养全球化管理能力和视角,真正为出现万亿估值的跨国药企打下基础。故按照这个路径,真创新药的行情远远未结束。
$在这个框架下,部分投资者选用1+N投资策略,1代表企业应当具有支撑研发和经营的基石业务可以应对管线研发不确定性的风险,N代表权企业具有数个不相关,且最好已达临床二期或者三期前期的具备BIC或者me too潜质的药物。用创投机构投资的视角去选择药企,使用高确定性+高赔率为核心要点去投资药企。
$百济神州(06160)$ $荣昌生物(0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