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空间:光伏技术迭代与半导体国产化双轮驱动
拉普拉斯作为光伏电池片核心工艺设备及第三代半导体设备供应商,行业增长动能强劲:
光伏设备市场扩容:全球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预计2030年新增装机量达1000GW(CAGR约14%),其中N型电池(TOPCon、XBC等)加速替代P型电池,2023年N型电池产能占比已超50%。公司核心设备(如硼扩散、LPCVD)是N型电池量产的关键,2024年上半年在手订单达116.7亿元,覆盖TOPCon和XBC技术需求。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机遇:碳化硅(SiC)器件市场2023年规模27亿美元,预计2029年增至104亿美元(CAGR 24%)。公司已向比亚迪等客户批量交付碳化硅设备,并布局氧化、退火等核心工艺设备,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 核心竞争力:技术壁垒与产业链协同
拉普拉斯在技术、客户和研发投入上形成差异化优势:
技术领先性:
光伏领域:拥有8项核心技术,包括全球领先的硼扩散设备和光伏级大产能LPCVD技术,助力客户10余次打破TOPCon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
半导体领域:碳化硅设备实现国产替代,2024年上半年半导体设备销量30台,技术覆盖氧化、镀膜等关键环节。
客户资源与生态协同:与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等头部光伏企业深度绑定,并通过股权合作(如连城数控持股16.87%、晶科间接持股)强化订单粘性。2024年与隆基关联交易预计达26亿元,客户集中度虽高但订单确定性较强。
研发投入强度: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73亿元(营收占比6.8%),研发人员549人(占比18.9%),本科以上学历达84.5%。核心团队林佳继(董事长)为光伏领域专家,拥有超15年行业经验。
🔬 研发项目:聚焦技术迭代与跨界延伸
光伏设备技术升级:
TOPCon/XBC电池设备:优化LPCVD镀膜均匀性及石英管损耗控制,推动大硅片、薄硅片量产降本。
钙钛矿叠层技术:探索下一代高效电池设备,布局HJT、钙钛矿技术路线。
半导体设备突破:
碳化硅设备:开发氧化、退火、钎焊炉等设备,切入新能源车和5G通信产业链,2024年获比亚迪批量订单。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拓展氮化镓(GaN)等材料的设备研发,强化国产化能力。
👥 管理层:技术背景与战略定力
董事长林佳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应用物理学博士,主导公司技术路线,带领团队实现从亏损到年盈利超7亿元的跨越。其直接持股9.5%,通过关联方控制33.2%表决权,战略连贯性强。
核心团队:副总经理张武(新加坡国立大学硕士)分管研发,技术总监庞爱锁深耕光伏工艺,财务负责人林依婷(厦门大学)优化资本结构,形成“技术+资本”双轮驱动。
⚔️ 竞争对手:国内外巨头环伺
光伏设备领域:
捷佳伟创:覆盖TOPCon、HJT、钙钛矿全技术路线,2022年营收60亿元,毛利率35%。
北方华创:半导体设备龙头,光伏LPCVD设备与公司直接竞争,2022年营收147亿元。
微导纳米:专注镀膜设备(ALD技术),科创板上市公司,技术路线差异化。
半导体设备领域:
应用材料(美):国际巨头,碳化硅设备技术领先,但国产替代趋势下市场份额受挤压。
拉普拉斯优势:技术迭代响应快(如XBC设备先发)、客户粘性高(隆基、晶科深度合作),半导体业务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 未来五年收入预测:技术红利释放与全球化布局
2025-2027年:光伏设备业务受益于N型电池扩产,营收预计保持20%-25%年增速,2025年营收有望突破50亿元;半导体设备收入占比提升至15%,带动毛利率稳定在30%以上。
2028-2030年:碳化硅设备放量,海外市场(东南亚、欧洲)拓展加速,营收复合增速或达15%-20%,2030年目标营收超100亿元。净利润率随规模效应提升至15%-18%,半导体业务贡献占比升至30%。
风险提示:光伏产能过剩、技术迭代不及预期、半导体客户导入延迟。
总结:技术驱动下的成长确定性
拉普拉斯凭借
光伏设备技术卡位与
半导体国产化突破,在清洁能源与高端制造双赛道占据先机。未来五年需关注技术迭代节奏及海外市场拓展,长期看有望成为全球
新能源装备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