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星源材质(300568.SZ)2025年半年报的核心分析,基于最新披露的财务数据及行业背景:
一、财务表现:营收增长但利润承压
收入端韧性显现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
18.98亿元,同比增长
14.78%(2024年同期为16.54亿元),主要受益于全球锂电隔膜需求增长,尤其是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和储能电池领域的需求放量。第二季度单季营收10.1亿元,同比增速放缓至
7.4%,反映行业阶段性压力。
净利润大幅下滑归母净利润
1.00亿元,同比锐减
58.53%;扣非净利润仅
4356万元,同比下降
75.41%,创近年新低。
核心原因:
价格战持续:隔膜行业供大于求,2025年湿法基膜价格同比下滑约14%,干法隔膜虽年初涨价20%-30%,但二季度竞争加剧压制盈利空间。
成本压力:新产能(佛山、瑞典基地)扩张推高折旧及财务费用,上半年财务费用达
1.21亿元,叠加原材料聚乙烯(PE)涨价,毛利率承压。
减值计提:为应对库存跌价风险,公司计提存货减值(参考2024年中报计提0.8亿元),进一步侵蚀利润。
二、经营亮点:现金流改善与战略布局
现金流显著优化经营现金流净额
5.36亿元,同比大增
132.4%,反映公司回款能力增强及营运效率提升,为技术投入和海外扩张提供资金支持。
全球化与技术储备推进海外市场突破:马来西亚工厂(20亿平方米产能)2025年6月建成,订单饱和;瑞典基地(5亿平方米)预计Q3试产,推动海外收入占比向
35% 以上提升(2024年为30%),高溢价业务缓解国内价格压力。
固态电池技术领先:刚性骨架膜、固态电解质膜通过
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等客户认证,虽上半年仅贡献0.5亿平方米出货(单价4元/平),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奠定壁垒。
三、风险与挑战
行业竞争白热化头部企业(如
恩捷股份)规划产能超100亿平方米,若供给过剩加剧,隔膜价格可能进一步下探,压制毛利率修复。
产能扩张的财务负担资产负债率升至
57.43%(较2024年同期增10.76个百分点),瑞典工厂爬坡及海外订单交付延迟可能加剧现金流压力。
技术迭代不确定性固态电池量产进度(如中科深蓝汇泽产线预计2025年底投产)若晚于预期,高附加值产品短期难贡献利润。
四、未来展望:下半年能否触底反弹?
短期承压,长期布局占优:尽管利润下滑超预期(此前预测净利润3.5-4.5亿元),但公司通过
海外产能释放(马来西亚工厂)、
产品结构优化(湿法隔膜占比60%+)及
固态电池商业化,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逐步修复单位盈利。
关键观察点:Q3隔膜价格走势、瑞典工厂产能爬坡进度及固态电池订单落地情况,将决定全年业绩拐点。
总结
星源材质在行业逆风中通过
“量增价跌” 策略守住市场份额,但利润空间被极端压缩。其核心机会在于全球化布局带来的结构性优势(海外高毛利订单)和技术储备(固态电池)的长期价值,若行业供需在2025年下半年改善,公司或率先迎来盈利弹性。投资者需密切跟踪Q3价格谈判与产能利用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