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高速2025半年报分析

用户头像
playhi
 · 广东  

深圳高速公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高速,600548.SH/00548.HK)2025年中期业绩的竞争力综合分析,结合财务表现、业务结构、战略布局及行业趋势:

📊 一、核心业绩表现

1.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 营业收入:39.1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4.30%,增速稳健但低于行业均值(约8%-10%)。

- 归母净利润:9.6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04%;扣非净利润9.00亿元(同比+33.63%),反映主业盈利质量显著提升。

- 盈利韧性来源:

- 参股公司股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

- 财务费用同比减少30.26%(融资成本优化)。

2. 业务分项表现

- 收费公路业务:收入24.49亿元(占比62.5%),核心路产表现分化:

- 沿江高速:受益深中通道通车(2024年6月),车流量持续攀升,收入同比增约17.9%;

- 机荷高速:东/西段收入分别增5.8%/8.1%,引流效应显著;

- 外环高速:收入微增0.6%,三期建设加速推进(定增募资47亿元)。

- 大环保业务:收入7.5亿元(占比19.1%),固废处理增13.3%,风电业务受新疆木垒项目拖累下滑3.6%。

⚙️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 核心优势

1. 路网区位垄断性

- 大湾区核心路产:沿江高速、机荷高速深度绑定深圳交通主干网,深中通道通车后车流量自然增长确定性高。

- 扩建工程增量:机荷高速改扩建、外环三期建设(2026–2027年投产)将提升长期通行能力。

2. 财务效率与成本控制

- 融资成本优化:定增及债券融资(票面利率1.64%~2.29%)降低财务负担,有息负债率降至43.61%。

- 费用管控卓越:期间费用率14.75%(同比降5.22%),销售/财务费用分别减少28.03%/30.26%。

3. “公路+环保”双轮驱动

- 固废资源化:有机垃圾处理产能利用率提升,收入连续增长(Q1+13.3%);

- 清洁能源协同:探索高速公路场站光伏项目,与大环保业务形成低碳闭环。

⚠️ 主要挑战

1. 毛利率承压:整体毛利率36.96%(同比降1.4%),主因环保业务成本上升及风电发电量下滑。

2. 业务增长不均衡:环保业务依赖固废处理,风电复苏缓慢(新疆项目受资源限制)。

3. 政策敏感性:免费通行政策延长风险(如节假日)、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环保项目IRR。

📈 三、财务健康度与运营效率

指标 2025H1表现 行业对比

净资产收益率(ROE) 4.34% 低于行业龙头(山东高速6.2%)

经营现金流净额 19.55亿元(+11.03%) 覆盖净利润2倍,流动性无忧

股东回报 股息率约3.5%(现价) 低于同业(招商公路5%+)

股东结构变化 股东户数增12.8% 筹码分散或压制股价弹性

:rocket: 四、未来增长引擎

1. 路产扩容与车流自然增长

- 深中通道红利延续:预计2025下半年沿江高速收入增速维持15%+;

- 外环三期投产:2026年投产后或新增年收入10亿元+。

2. 环保业务技术升级

- 固废处理产能扩张:优化焚烧发电技术,目标提升吨垃圾处理毛利;

- 风电复苏预期:新疆木垒风资源改善计划推进,发电量有望回升。

3. “路域+新能源”模式

- 开发高速公路沿线光伏电站(如服务区、边坡),降低绿电成本并反哺主业。

⚠️ 五、风险预警与竞争力评级

风险项:

- 车流量波动: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或分流路段增加(如平行新高速开通);

- 项目延期:外环三期建设进度滞后(受审批、天气影响);

- 环保政策加码:固废处理排放标准提高可能增加合规成本。

竞争力评级:

- 护城河(A-):核心路产区位优势+财务稳健性构筑壁垒;

- 成长性(B+):路网扩容+环保修复提供弹性,但增速温和;

- 盈利韧性(A):费用管控与现金流管理能力突出。

💎 六、投资价值与策略

估值指标 当前水平 潜在空间

市盈率(TTM) 23.55倍 高于行业平均(18倍)

市净率(LF) 1.00倍 处于历史低位

目标价 12.5元(A股) +17%(基于2025年PE 20倍)

操作建议:

- 短期:关注Q3路费收入季节性回升(暑期出行高峰)及风电发电量改善信号;

- 长期:若外环三期如期投产且环保业务毛利率修复,估值可切换至成长溢价区间。

结论:深高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路网垄断性×财务优化×战略转型”三角模型,短期需跟踪车流量韧性及环保业务盈利修复进度,长期增长锚定大湾区基建红利与低碳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