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海外2025年中报分析竞争力

用户头像
playhi
 · 广东  

万科海外(01036.HK)2025年中期财报的综合竞争力分析,结合财务表现、业务结构及行业背景,从多维度展开:

📊 一、财务表现:收入增长与亏损扩大的矛盾

1. 收入大幅增长,但盈利承压

- 收入:3.7亿港元(同比+124.06%),主要因香港“连方I”项目交付带动。

- 亏损扩大:股东应占亏损1.01亿港元(同比+244.13%),每股亏损0.26港元。

- 核心矛盾:收入增长源于一次性项目交付,但持续性收入(如管理服务)显著下滑,叠加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非现金科目)拖累盈利。

2. 现金流与资产质量

- 公允价值亏损属非现金项目,不影响营运现金流,但反映资产估值压力(尤其香港及英美投资物业)。

- 市值仅6.43亿港元(港股商业物业行业排名第25),流动性低(单日成交额40万港元),市场关注度弱。

🌐 二、业务结构:依赖开发项目,服务收入萎缩

1. 收入来源失衡

- 增长动力:依赖房产销售(如“连方I”移交),但缺乏可持续性。

- 服务收入下滑:管理服务收入因万科香港减少在香港、英国、美国的项目投资而下降,暴露海外业务收缩风险。

2. 运营资产表现

- 服务式住宅“星寓”:2024年平均出租率87%(2023年:74%),房租提升至938港元/日,但2025年中报未披露更新数据,推测增长动能或减弱。

- 成本管控:员工成本同比下降7%(2024年数据),但未能抵消公允价值亏损冲击。

⚖️ 三、行业与战略定位挑战

1. 市场边缘化

- 投行90天内无评级覆盖,反映资本市场对其模式缺乏信心。

- 母公司万科集团(000002.SZ)聚焦内地“盘活存量+经营服务”,万科海外未纳入核心战略协同,资源获取受限。

2. 区域风险集中

- 业务高度依赖香港楼市(“连方I”为主力),受当地经济波动及利率政策影响显著。英美投资收缩,国际化布局名存实亡。

🔍 四、竞争力评分:优势与短板对比

维度 现状 评分

收入增长 短期项目驱动,缺乏持续性 📉 ⭐⭐

盈利韧性 受非现金亏损拖累,主业盈利能力弱(剔除公允价值后仍承压)⚠️ ⭐

资产运营 “星寓”出租率提升,但规模小且未成支柱 🏢 ⭐⭐

战略协同 与万科集团融合度低,未受益于内地租赁基金、TOD开发等资源 🚇 ⭐

财务安全 无债务披露,但市值低、流动性差,融资能力受限 💸 ⭐⭐

💎 五、总结:亟待战略重构

万科海外面临 “输血依赖”与“造血不足” 的双重困境:

✅ 短期机会:加快香港存量资产去化(如复制“连方I”模式),优化投资物业结构以减少公允价值波动。

❌ 长期挑战:需重新定位海外角色——或融入万科集团全球化资管平台,或独立发展轻资产服务商模式。当前业务收缩与母公司战略重心(内地市场、科技赋能、REITs盘活)脱节,竞争力修复依赖顶层设计突破。

⚠️ 风险提示:若香港楼市下行或母公司支持减弱,扭亏难度将进一步增大;公允价值亏损可能持续扰动盈利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