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炒股养蘑菇
 · 上海  

$外高桥(SH600648)$ 外高桥是最近重新关注并逐步小批量建仓的股票,可能是源于在外高桥工作了16个年头的关系,对它总是会有一些感情。初到外高桥要追溯到2009年,当时还是毕业的我以实习生的身份在外高桥找了份工作,还记得第一次走近外高桥的海关报关大厅,那叫一个人潮涌动,毕业后短暂离开外高桥1年后由于离家近又回来工作至今,也算见证了外高桥的起起落落。当初挂牌自贸区后的一飞冲天,到最近10年的不瘟不火,又到临港的崛起让外高桥优势不在。所以近10年外高桥的股价可谓是一路下行。
所以外高桥现在面临的困局很大,首先,作为一个海运港口,几乎被洋山带走了大部分的海运业务,区内企业肉眼可见的数量减少。第二,大自贸区的概念进一步削弱了外高桥的优势,在区内反而会有更多的供应链上的限制(物流,进出区环节)。记得自贸区刚挂牌那会区内的仓储费用普遍会比保税区周边仓库贵,而现在也反过来了,也变相说明了区内需求的不足。现在再走进报关大厅也是冷冷清清。
所以,结论就是外高桥不行了?未必。那后面就说说我为什么开始逐步建仓的理由。第一,外高桥作为国内第一批自贸区概念,排头兵的作用非常明显,所以如果后续转型升级必然也将是试点区域,目前可以预见的概念就是上海现在强推的医药产业园,而自贸区的进出境优势又是医药领域非常需要的,可以减少原料进出境的时间成本以及保税流程。第二,地理位置方面,虽没有洋山深水港国际业务优势大,但是外高桥距离浦东机场更近,位置处于长江入海口,向国内水路运输会更方便,打个比方就是临港更像浦东机场(国际线)而外高桥更像虹桥机场(国内线),外高桥更近市区,如果让我在临港和外高桥之间选一个地方工作,那外高桥的优势会更大,也更容易吸引人才。而临港很明显已经朝着汽车工业发展,外高桥则朝着医药方向发展。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肉眼所见,从去年开始,外高桥就在大批量的建造新的厂区大楼,目前可以看到的就是大量的医药企业正在入驻,也更近一步的验证了我对外高桥医药产业园转型的判断。外高桥的盈利模式是需要大量企业入驻的,至少目前可以看到的转型是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的。
好的猎手总是需要通过一些微小的线索去锁定猎物的,我也希望它可以再创当年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