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银行豪掷50%利润分红的底气与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约束

用户头像
红岸研究
 · 广东  

摩根大通高盛美国银行……华尔街大行在2025年夏季开启了一场分红与回购的盛宴,其背后是严苛压力测试下的资本充足实力与监管环境的变化。

美联储2025年度压力测试结果刚刚公布,摩根大通就宣布将季度股息从每股1.40美元上调至1.50美元,并启动500亿美元的新股票回购计划。与此同时,高盛将股息从3美元大幅上调至4美元,美国银行富国银行等也纷纷提高了股东回报。

这场分红狂欢并非华尔街的一时冲动,而是建立在异常强大的资本实力和监管变化基础上的必然选择。

01 资本实力与监管差异,欧美银行的底气来源

欧美大银行敢于将50%的利润用于分红和大额回购,核心在于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和宽松的监管环境。

2025年美联储压力测试结果显示,所有22家受测银行均顺利过关,各银行平均保持了11.6%的一级普通股本比率,远高于4.5%的最低监管标准。这种资本实力为高分红和大额回购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比之下,中国银行业面临更严格的资本约束。监管要求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不低于7.5%,系统重要性银行则要求更高。虽然2025年二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达到10.93%,但仅相当于欧美大行的平均水平。

02 盈利能力的差距,分红策略的根本差异

盈利能力的差距是导致分红策略不同的根本原因。欧美大行2025年第二季度核心盈利较市场共识高出8%,摩根大通获利率高达32.8%,ROE(股本回报率)达到18%。

中国银行业则面临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压力。2025年上半年,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一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国际同行。这种情况下,大规模分红会进一步削弱资本积累能力。

03 估值与市场预期的分化

市场估值和预期也影响分红策略。欧美银行股普遍交易在净资产以上,回购股份能够提升每股价值和股东回报。

反观中国A股上市银行,普遍陷入“破净”状态。国有大行和股份行的市净率(PB)仅分别为0.7倍和0.9倍左右。这意味着每保留一块钱的利润,只能创造少于一块钱的市值。

04 中国银行业的资本补充压力

中国银行业面临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随着资产规模扩张和净息差减小,风险加权资产增速与净利润增速的剪刀差持续扩大,导致资本金缺口。

之前几年42家A股银行中超过六成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出现下滑。部分城商行和股份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逼近8%的监管红线。

这种情况下,中国银行业更需要留存利润补充资本。仅靠外源融资难以满足持续发展的资本需求,内源资本积累成为关键支撑。

05 监管框架与政策导向的差异

监管框架和政策导向的不同也是重要因素。欧美监管机构在2025年提议下调对系统性重要银行的杠杆率要求,可能释放540亿至1850亿美元的资本。

中国监管则更强调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角色,要求保持合理的资本充足水平以防范风险。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58%,虽然较上季末上升0.30个百分点,但监管仍鼓励银行将更多利润用于补充资本而非分配。

06 股东结构与分红需求的差异

股东结构的差异同样影响了分红政策。欧美银行以市场投资者为主,高分红可直接回报股东。

中国大型银行中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分红涉及多重目标平衡。一方面,社保基金需要分红支付养老金;保险机构依赖银行分红覆盖保单红利支出;红利基金也配置大量银行股。

另一方面,中国银行业又需要资本扩张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种多重目标使得分红政策必须在股东回报和资本积累间寻求平衡。

07 中国银行业的回购困境

相较于分红,中国银行业面临更大的回购困境。银行回购股份需要消耗所有者权益,这与商业银行资本监管方面的要求相悖。

即使持有不超过3年的库存股,后续处置方式也缺乏空间。回购并注销会影响注册资本金和资本充足率,目前没有A股银行有股票回购注销的计划。

境内商业银行回购股票属于“重大无先例事项”,且根据监管规定,回购股份之后只能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需要获得银保监会或其派出机构的批准,还涉及债权人公告等一系列法律程序。

08 宏观环境与政策角色的不同

欧美银行高分红回购政策也与其宏观环境和政策角色相关。这些银行主要扮演市场化金融服务角色。

中国银行业则承担着更多逆周期调节和支持实体经济的责任。2025年二季度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这种角色差异使得中国银行业需要在利润分配上留出更多资源服务国家战略,而非全部回馈股东。

中国银行业暂时无法像欧美大行那样进行大额分红和回购,根源在于资本实力、盈利能力、监管框架和市场估值的多重差异。

欧美大行凭借强大的资本实力、更好的盈利能力、宽松的监管环境和市场估值,能够将大量利润回馈股东;中国银行业则面临净息差收窄、资本补充压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多重任务,需要保留更多利润补充资本。

随着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的改善和资本补充渠道的多元化,未来分红比例有望逐步提升。但目前阶段,保持30%左右的分红比例,既是对股东的合理回报,也是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香港银行LOF(SH501025)$ $招商银行(03968)$ $汇丰控股(00005)$ #银行股投资#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