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5后老登投资者的独白:为什么我们要坚持价值投资?

用户头像
赌怪陈小刀
 · 上海  

$益生股份(SZ002458)$ $三特索道(SZ002159)$ 今年创业板涨幅+44%,上证涨幅+14%。

但我的账户截止目前仍然亏损-7%.

但其实我年纪不大,96年12月底出生,勉强算个97年生的人吧。

可我的投资风格确实算个实实在在的老登投资者。

今天我就聊聊,我为什么会年纪轻轻,就变成老登投资者?

曾经我也热血沸腾,可最终的结局确实爆仓归0

2021年的时候,我刚开始玩股票,一开始学习的也是技术分析。

玩的是港股,可以T+0,日内不限涨跌幅。

我感觉我好牛逼啊,那个时候操作港股刚上市的股票,我曾经15天的时间就轻松赚了一倍多。

有好几只股,做日内T+0,无限T,一天收益都有过20%多。

可是那又怎样呢?

后来我不幸买入两只泡沫股,就是四环医药和清科创业,短短很短一段时间,就跌了将近90%,资金几乎归0.

最后2万元的本金仅剩2000多元。一切就好像一场梦,而我就是那个做着财富自由的白日梦精神病患者。

这些经历原本是我打算等我账户做到十倍分享给大家的。今天就先简单讲讲。

后来自己半年多没再买过股票,后来做价投,2022-2024连续三年正收益,最高累计收益400%多。

账户资金差不多从10万做到了巅峰50万。

后来因为操作失误,账户回撤猛烈,目前还剩30多万,但综合来看仍有3倍多的收益。

为什么要价值投资?因为可以天下大同

我是个正义感很强的人。

我一直觉得,为什么我赚钱,就有人要亏钱?

我真的不想这样,如果股市是这样残忍的零和游戏,我宁愿不再参与这个游戏。

但是价值投资者可以改变这个环境。

假设一个公司的净利润从每年1亿增长到10亿,那么估值不变的情况下,市值自然也应该增加10倍。

这种情况下,仅需要极少的资金量公司市值就可以增加10倍,也就是说资金的效率不同。

此外有业绩支撑的公司,企业还会给股票投资者分红。因为分红的存在,等于企业不断往股市注入现金流,股市可以成为一个正向博弈的市场。

拿美股的微软为例,上市以来不断分红,股价不断上涨,而且可以持续维持在这个价位,原来世界上真的存在参与这只股票的人都赚钱的事。

假设一个公司的股价从1元涨到10元,是合理的涨幅,并且每天都涨一点点,那么任何时间参与的人都不会亏钱。

但是假如直接先涨了100倍,后续就必然会回调,这个中间支付过高价格的人肯定也会亏钱。

假如公司最后破产,股价归0,退市。那就是更惨烈的局面了。

所以为什么国家倡导价值投资?

因为价值投资不是你割我,我割你的赌场游戏,而是可以联系金融和实体经济,实现彼此共赢的金融体系。

如果股市仅仅是作为赌场而存在,那根本不需要费大力管它。

把股市纯粹当做赌场,恰恰是对股市的侮辱,要真是这样,股市也不会被当做现代金融的伟大发明。

既然你说的这么好听?为什么寒武纪这类股一直在涨?

价值投资只在长期有效,核心强调是买便宜的。

但是每轮牛市,新入市的投资者往往无法理解这一点。

A股4000多只股票,新入市的投资者可能很多公司根本不了解。

能了解的恰恰是被媒体报道,被券商研报推荐的公司。但这些公司正是因为涨幅巨大,才会被媒体报道。

而投资讲究先来后到,买的价格低就有优势。

新入市的投资者很容易一窝蜂买入,造成股价的猛烈拉升。但是股价的上涨恰恰是你,等于是你就是股价上涨的代价。

换言之,一些新兴行业,因为券商持续发研报推荐,各路媒体争相报道,一般也不会低估,真要低估,早就被买爆了。

我与传统价投派的观点不同在于:

我不存在所谓科技股不能投资的想法,什么便宜买什么?什么能赚钱买什么?但是唯一的底线是不能买贵了。

不是为了贯彻老登投资者的信仰去买传统行业,而是当下确实有些传统行业很便宜所以才会去买。

不是科技股不能买,而是当下确实很多科技股泡沫过大,太贵了,所以不能买。

比如说寒武纪算不算贵,当然算,20亿的净利润居然要支撑5000亿的市值。

或者至少有很多比寒武纪便宜的。

当然有人会说科技股不一样,有科技含量,这是纯粹被洗脑了。

请问一个养鸡企业赚2个亿,和卖芯片的公司赚2个亿,这两个亿有区别吗?

公司去花的时候,不会因为卖芯片赚的2个亿,就让你当3个亿花。

但是在券商研报和媒体持续的狂轰滥炸洗脑之下,很多新入市的人真的会去这么想,以至于实现巨大的市值差距,和估值差距。

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价值投资者才会有捡便宜的机会。

这是人性,短时间内不会改变。

不要看不起老登,老登能活到今天,都是披着羊皮的狼

假如一个人炒股10年,还在炒股,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他在股市有持续稳定的盈利,要么他家财万贯,能经得住他经年累月的亏。

但炒股这件事,就算是家财万贯,本金多,亏得也多。

所以大部分人还真是有持续稳定的盈利,不然老登也不会活到今天。

表面上看,老登是普通投资者,实际上那都是经过市场厮杀,优胜劣汰下的狼,只是看着温和罢了。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确实不算老登,我至少还没有在股市里连续10年稳定盈利,又怎么敢自称为老登呢?

最后说下目前本人重仓的两只股票,大家也可以体会下所谓老登投资者投资时的思考过程:

本人重仓的两只股票:三特索道益生股份

先说益生股份

1、益生是全国的鸡苗龙头企业

每年销售商品代鸡苗约7亿羽,父母代鸡苗约1000万套,种猪约10万头。

鸡苗成本约2.6元,目前鸡苗一只可以卖3.6左右。

也就是说光是鸡苗,在当下如此低迷价格的情况下,如果鸡苗维持在当下价格,一年就能赚7亿。

而它的市值才100亿不到。

我当时买它的时候是9.6,但是连续拿了3次分红,成本已经降到了9.1。

而且这个业务的护城河非常高,大家可以不玩手机,但是不能不吃饭,不吃肉,不然会饿死,连手机都没得玩。

而过去鸡苗最高涨到过超过10元一只,按照这个成本和产能,一年光鸡苗可以赚50亿。

当然今天消费低迷,鸡苗确实涨不了那么多。但是很多人忽略的是海外禽流感肆虐,现在祖代鸡已经同比去年缩量了超过30%。

即便是按照将来4元一只的中性预期,加上公司父母代鸡苗,和种猪的盈利,一年也能轻松10个亿利润,就算给个20倍pe,也应该股价至少翻倍。

2、再来聊聊三特索道

三特索道核心业务为公司帮助景区建设索道后获取利润分成。

公司运营的景区有梵净山,华山,海南猴岛,武汉东湖海洋公园,珠海三特索道等项目。

去年公司的实际净利润有1.8亿。

但今年海南封关,广东全运会,崇阳项目经营数据大幅好转;预计崇阳项目减亏2000万,广东三特净利润增加20%,约1000万。

即便维持现有估值不变,也至少有42亿市值。

而且它是旅游行业市值最低的股票,可惜此前无论是各种炒作,还是咋,它的股价都纹丝不动。

市场在某些情况下确实会无视一切有利因素。

如果按照价值重估,三特的潜力可能至少3倍以上,甚至5倍的涨幅都是有可能的。

而且它还是武汉国资控股,尽管是旅游企业,也积极拥抱科技,有机器人表演,登山外骨骼机器人等新的付费项目。

讲个有意思的,华特气体,电子特气龙头一年净利润也不过1.8个亿,但是市值却有接近70亿。

同样的利润,却有3倍的估值差距,这是我最开始选择三特没有选择华特气体的核心原因。

总的来说,正如伟大的投机之王所言:

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因为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历史会重复,股市上今天发生的事,过去曾经发生过,将来也必然再次发生。”

追涨杀跌是人的本性,投机也是人的本性。

但投资要赚钱,却要抵抗这种本能,抵抗这种本能只能靠个人经历。

很多事别人说再多也体会不到,只有亲身经历才是自己的体验。

这也正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

我曾经是小登,现在却是老登。

我或许也不是老登,所以登登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