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的力量 2 - 第四范式 风云际会之时 恰如其分之美

用户头像
运气型投资
 · 上海  

阿里第四范式、更早期的AI企业,谁会是更好的选择?

答案在AI时代的Vega

传统的股权定价逻辑框架是DCF,原因在于波动率的相对有限性;而波动率一旦上升至非常高的水平,由于股权市值向下的极限是归零,因此,高波动率股权的定价逻辑会逐渐由DCF框架转向期权框架

期权的本质当然还是DCF,只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简易的现金流模型很难去拟合未来的真实自由现金流,而用期权定价框架会是更实用的简便选择

类似于单一管线的创新药初创企业,管线价值的空间×市占率×单价×成药概率的评估框架,本质上就是一种期权定价框架

根据布莱克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理论

1、期权的价值与其锚定的标的物价格高度相关,以Delta作为两者敏感性的关联系数,对应到以期权定价的股票,则以Delta表征股价之于公司业绩的敏感性

2、期权的价值也与其锚定的标的物的价格波动性高度相关,以Vega作为两者敏感性的关联系数,对应到以期权定价的股票,则以Vega表征股价之于公司未来上下限空间广阔度的敏感性,由于下限即为归零,所以主要关注上限空间

PLTR的高增,ORCL的订单,OpenAI巨额的资本支出,对应的是更大赌注下,行业波动率的走高,对市场空间上限抬升形成了一致性预期

这种波动率,代表着新质生产力对于新旧资本分配权重的颠覆性重构:重构一定会发生,只是不知何时、何地、何人、何样

这也预示着,这一轮牛市,主旋律不会是轮动或者普涨,而是死亡与新生

这种新生的,轻资产、颠覆性科技对应的波动率,一旦在创造价值的数学期望层面,对应地以数量级的差距高于特定业务线/特定主体的累计研发支出,则不再导致风险折价,而是映射为生态位期权,而Vega代表着不同标的对波动率的敏感性

而不同生态位,处于不同的时间轴阶段,也对应着不同的终局概率

我们知道,期权的最终价值会分为大于零和等于零两种情况,以看涨期权为例,对应于行权价格低于届时的标的价格,以及行权价格高于届时的标的价格,但对于期权型股票而言,行权价格低于当前价格(以上两个价格都是抽象价格,并非股价,期权价值才是股价)的幅度可以理解为企业未来累计净自由现金流的现值预估,未来累计净自由现金流现值正向波动能产生显著价值

即前期的资本投入,比如巨额的研发、广告等等早期投入,能产生强大的正向效果,并被未来的现金流净流入的现值所覆盖

而由于波动的起点不同,期权又分为了实值期权、平值期权、虚值期权,而深度实值期权和深度虚值期权则代表着他们离平值很远,转化为平值期权的概率很低、难度很高

对于单一业务的AI企业、单一管线的创新药企业,全公司可以理解为一个整体

而对于集团化企业、多管线的创新药企业,由于附带了一个基础安全垫,所以会转向实值期权,即整体价值可以为单一业务线提供支撑,而不至于价值归零,此时,还需要视这高风险的单一业务线是否为有限责任、是否可以剥离,在定价框架上,需要在DCF的风险折价框架和实值期权框架下进行切换

而始终处于巨额亏损状态下的单一业务企业则为深度虚值期权状态,其股权价值依赖于未来前景向好的方向大幅波动,这种波动既来源于自身经营,也依赖于市场空间

而盈亏平衡状态则接近平值期权,即向上波动一点则立见光明,向下波动则直面深渊,这种状态对于方向非常敏感,对波动也非常敏感。但由于期权属性,有限责任制,巨幅波动,或者波动率的上升,对于平值期权是友善的,也就是做多Vega带来的收益

这也就可以理解选择的逻辑

阿里云近似深度实值期权,初创AI公司近似深度虚值期权。前者注定有一席之地,后者大概率九死无生,他们都有着相对确定的未来,因此不受Vega眷顾

当然,阿里仅依靠Delta已经足够了

第四范式更接近于平值期权,会更加显著地受益于波动率的上升

而在他业绩的静默期,Delta作壁上观,Vega就是那趋势的力量

$第四范式(06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