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wire(RDW)$ 潜在稀释量太大,市场不愿意给正常的估值。(严重折价,P/S仅2.5–3倍,远低于同样有蓝色UAS认证的无人机公司,AVAV/RCAT等通常6–15倍)
之前最高点26$,管理层并没有定向增发,反而CEO在11刀的时候增持了,说明管理层和机构对市值有更高的预期,以此来推算目前处于相对风险较低的位置,除非公司基本面崩盘或者出现黑天鹅时间。
为什么公司管理层有更高的预期?
因为即使未来全部稀释(股本膨胀50%),PS水平只要向行业均值靠拢,市值仍有数倍上升空间。
如果未来“稀释风险消除+业务弹性兑现”=戴维斯双击
询问AI得知:
美股结构性低估公司(如PIPE、可转债、可转优先股压制期),主流资金普遍的做法就是:等待稀释风险落地或被主动消除(管理层主动回购/大股东协议锁定),然后市值快速向行业均值修复。
类似案例:PLUG、SPCE、QS、NKLA、RCAT早期都经历过“结构性低估→结构性风险落地→戴维斯双击估值修复”的过程。
历史军工股结构性折价与修复依据:
AVAV:2017–2019年期间由于产品线未进入“蓝名单”,市场PS一度低至3~4,蓝名单获批+订单爆发后,PS一年内翻倍。
RCAT:2023年后因蓝名单持续扩容,PS由5倍涨到最高20倍,市值短线翻两番。
SPCE/NKLA/PLUG等:结构性可转债、PIPE折价压制,结构消除后估值快速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