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ET如何与中介通过远期销售协议反复收割韭菜

用户头像
ChinaFinn
 · 广东  

1. 什么是中介?

在SBET这样的美股“囤币公司”中,中介一般包括做市商(market maker,如AGP)、承销商(投行)、有关系的对冲基金、流动性提供者等。

这些机构有权帮助公司增发新股(ATM)、安排股票销售,并直接参与市场交易。

2. 他们是如何套利的?(操作流程)

(1)通过远期销售协议/ATM先做空

中介机构与公司签协议,提前知道公司要增发新股。

在二级市场上提前融券做空SBET股票(比如在30美元先卖出大量股票),利用自己对市场和公司动作的提前掌握优势。

(2)等公司增发新股补空

过一段时间后,公司用ATM机制(有时配合远期销售协议)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做市商/机构发行新股(比如25美元增发)。

做市商用新股还给券商,补回之前的空头仓位

(3)中间差价就是稳赚的套利利润

做市商等机构等于无风险赚取“高价卖空-低价补仓”之间的全部差价

举例:30美元卖空,25美元增发补空,每股利润5美元,几百万股甚至上千万股就是几千万美金。

(4)这个流程可以反复循环

只要公司管理层和中介机构愿意,可以持续用ATM/远期销售协议,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套利。

股价每次都被砸下来,普通投资者被动承受持续下跌和稀释。

3. 为什么说“中介机构从SBET中套利”?

这些机构不是为公司长期成长提供价值,而是利用公司股权融资的结构漏洞,把SBET当成套利机器,自己赚取风险极低的利润。

公司虽然短期能拿到资金,但市值和股东信心被反复收割,最终长期受损最大的是普通二级市场投资者。

那么是否有证据支持呢???

先说已有事实:

1:SBET官方公告和SEC文件明确写明:2025年7月,公司将ATM增发额度从10亿美元大幅上调至60亿美元,并首次引入了“远期销售协议”

2:美股历史上远期销售协议的标准操作:多家小盘股、低流通量公司在采用类似协议时,做市商/承销商通过“先卖后补”的方式实现套利。这在公开SEC文件、投行路演PPT和第三方研报中均有披露。这不是新鲜事,过去几年有多家公司被爆出做市商/投行通过远期协议“无风险套利”,导致公司股价反复暴跌,市值被严重折价。

3:SBET管理层或公告并未明确披露“具体套利盘操作过程”:公开披露里没有明确写某家做市商在某一天提前做空了多少股、以什么价格补回空头,但协议的结构本身就“允许”甚至“鼓励”这种操作。

4:市场盘面与成交数据匹配上述套利行为:能看到,SBET每次公告远期协议后,股价均出现剧烈下跌、成交量大幅放大。且没有出现与增发等额的大股东增持或公司护盘行为。

有没有“确凿证据”?

如果你是说非要“做市商本人或公司公告承认自己正在套利”这种铁证,目前没有公开文件直接写出“我们在套利”。

但从合约机制、公告条款、市场交易数据、券商行业惯例以及历史上美股类似案例(如CEI、HYMC等公司)来看,这种套利行为是行业普遍事实。

此外,所有专业投资者、分析师、卖方报告都已经默认这种结构就是为套利设计的,除非管理层主动披露约束,正是因为这个结构在美股被反复使用,市场才会对远期协议和无限ATM公司极度谨慎甚至贴上“提款机”标签。

总结:虽然没有做市商直接承认的铁证,但$SharpLink Gaming(SBET)$ 的远期销售协议、ATM机制、盘面交易数据和行业惯例都强烈指向“套利行为真实存在”,这是行业共识,也是SBET暴跌和折价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