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8月28日),杭州西子湖畔将迎来一场可能改写中国工业AI历史的发布会——中控技术全球首发时序大模型TPT2,代号“时序聚能,慧引未来”。这一动作恰逢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仅24小时。政策与技术的“双响炮”,正为中控技术铺设一条通向千亿市值的黄金赛道。
目标倒逼产业升级
《意见》明确要求:2027年工业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2030年突破90%
。而工业领域正是中控技术的“主场”——其DCS系统占国内流程工业35%份额,石化领域市占率超50%,稳居龙头。政策强推智能制造国产化(目标从30%提至50%),直接激活中控技术基本盘。
工业AI被列为“头号引擎”
国务院6大行动中,“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首当其冲,强调工业全环节智能化(设计、生产、运维)和工业软件自主可控。中控技术的TPT大模型正是为解决工业时序数据预测、设备协同优化而生,与政策需求高度契合。
算力与数据“基建红利”释放
《意见》提出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推动智能算力普惠化。中控技术依托工业操作系统SupOS(接入设备超100万台),积累的工业数据量为对手3倍,在数据壁垒+政策算力支持下,TPT2的迭代效率将呈指数级提升。
明日发布的TPT2,绝非普通算法升级,而是直击工业痛点的“颠覆性答案”:
效率革命:通过12N架构整合工厂全链路数据,实现生产工艺动态调优,测试中生产效率提升50%,故障响应速度从小时级压缩至秒级;
成本黑洞吞噬者:配套的UCS通用控制系统可节省线缆成本80%,通信速率提升100倍,彻底破解工厂“数据孤岛”顽疾;
安全护城河:同步亮相的本安AI模块专利技术,实现危险环境(如化工厂)设备阻抗精准采样,将事故风险压降90%。
这正是国务院《意见》中“以应用需求牵引科技创新”的完美落地——中控技术用工业场景的刚需,重新定义了大模型的价值标尺。
海外市场裂变式扩张
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激增118%(达7.49亿),沙特阿美、印尼国家石油等标杆项目印证全球化能力。政策要求“人工智能+全球合作”,为中控技术出海铺设快车道。
商业模式升维
从卖硬件转向“平台+订阅制”:2024年推出PlantMembership会员制,签约622家客户,打开持续性收入空间。国务院倡导“模型即服务”(MaaS),进一步验证其战略前性。
新兴行业需求井喷
新能源(锂电/光伏)、生物医药等领域对定制化AI方案需求暴增。中控技术凭借DeepSeek大模型融合能力,已切入宁德时代、药明康德供应链,新兴行业收入占比3年内剑指30%。
当政策红利(《意见》)、技术爆点(TPT2)、市场扩张(一带一路+新兴行业)形成共振,中控技术的增长飞轮已然启动:
短期:TPT2发布后,预计吸引超百家头部企业接入测试,年内订单增量或破20亿;
中期:工业软件收入占比从8.5%向30%跃进,驱动毛利率从34%飙升至55%;
长期:成为全球工业智能体的“神经中枢”——正如国务院展望的“2035年智能经济新阶段”,中控技术或定义下一代工厂的全球标准。
结语:工业AI的星辰大海,从不需要虚妄的泡沫。中控技术的爆发逻辑,深植于中国3000亿自动化市场的土壤,更在明日TPT2与昨日国务院蓝图的交相辉映中,照见智能经济最坚实的未来。千亿市值?或许只是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