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优秀环保民营企业家~姜桂廷被留置,再次验证了我之前研究景津装备时的担忧——行业受贿和合法盈利(存在同样问题的还有连锁药店,以后有机会再聊聊)。
不废话,直接上案例:
一永清环保保(股票代码:300187)
核心问题:实控人单位行贿、子公司卷入系统性行贿
1. 实控人刘正军行贿案
2013年至2016年,刘正军通过永清集团资金向时任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副主王华平平行贿100余万元,换取工程项目承揽、招投标等便利。2019年,刘正军因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3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其控制的永清环保作为湖南省首家环保上市公司,2017-2020年业绩因行贿事件冲击大幅波动,净利润从1.4亿元骤降至-1.7亿元。
2. 子公司系统性行贿
更早的2006-2013年,永清集团通过董事长刘某3向原湖南省环保厅副厅谢立立行贿8万元,换鲤鱼江电厂厂脱硫项目等订单。判决书显示,谢立受贿案涉及湖南10余环保企业业,反映行业内“不行贿难拿项目”的潜规则。
二、碧水源(股票代码:300070)
核心问题:子公司高管行贿、关联方利益输送
1. 子公司财务总监行贿案
2017年,碧水源子公司天碧水源源财务总监张XX为获取海南石梅半岛污水处理项目,向某国企董事长行贿20万元,最终项合同金额额近600万元。张XX因此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碧水源称此为“个人行为”,但未公告披露该事件。
2. 副董事长梁某行贿案
2013年,碧水源副董事长梁某向北京市海淀区某官员行贿60万元,以确保公司在投标中中标。2022年,该官员因受贿罪被判刑4年,碧水源再次陷入舆论漩涡。
3. 创始人文剑平套现与关联风险
文剑平平自2020年起累计减持套现超14亿元,2024年因个人问题被监察委立案调查。其家族通过复杂股权结构控制碧水源,被质疑通过关联交易掩盖利益输送。
三、聚光科技(股票代码:300203)
核心问题:子公司单位行贿、高管刑事追责
2023年,聚光科技控股子公司云南聚光科技因单位行贿罪被判处罚金80万元,总经叶国兵兵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法院查明,叶国兵为使公司通过污染源监控设施运维考核、承揽工程,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119万元。此案暴聚光科技技在PPP项目中的合规漏洞,2024年公司计提商誉减值6000-8000万元,股价较2022年高点下跌超60%。
四、高能环境(股票代码:603588)
核心问题:内部员工受贿、商誉减值风险
2020年高能环境境造价主管孙某利用项目招标评审职权,收受供应商好处费13万元,帮助挂靠公司司中标。孙某投案自首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此案反映公司在工程招投标环节的内控失效。此外,高能环境因激进并购贵州宏达导致商誉减值,2021年减值金额达2798万元,显示行业并购中的利益输送隐患。
五、南王科技(股票代码:301155)
核心问题:董事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
2024年9月南王科技技董事、副总经王仙房房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该案涉及宁德时代等大客户反腐,暗示可能存在设备采购、项目合作中的灰色交易。南王科技上市仅一年股价暴跌60%,市值蒸发超10亿元。
六、行业共性风险与监管趋势
1. 政策依赖性与寻租空间
环保行业高度依赖政府项目,2015-2020年PPP模式盛行期间,部分企业通过行贿获取订单。例如,云南聚光科技、艾布鲁环保等企业杞麓湖湖污染治理等政府项目中向公职人员行贿。
2. 家族控制与治理缺陷
永清环保、碧水源等公司实控人通过家族企业控制上市公司,决策缺乏制衡。例如,永清环保实控刘正军军曾以个人名义干预项目审批,其子公司违规使用资金未被及时披露。
3. 监管趋严与司法震慑
2021年中央环保督察与国企反腐联动,环保行业成为重点整治领域。例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孟伟因受贿2046万元被判14年,其利用科研专项审批权为企业谋利的行为,暴露行业“技术寻租”问题。